人与社会—和谐不争、质朴豁达
我国自古就有关于理想社会的种种设想,老子对于小国寡民理想国的畅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拥有淳朴民风的太平盛世;儒家也曾对理想社会煞费思量,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的社会价值理想,期盼建立君君臣臣的伦理纲常秩序,君明臣忠,将相谐和以维持社会长治久安,向往一种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亦描绘了一副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恬静祥和,人人安居乐业悠然自得的理想社会的图卷。古时有关理想社会的遐想寄寓了历经苦难的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种种希望。
然而即使在今天,我们社会中仍存在着大量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分配不公、用不公正的手段获得的财富,一边是少数权贵阶层贪污腐败、强取豪夺掠去大量财富,另一边是大量普通劳动者被迫下岗失业,甚至失去了基本生存保障,贫富差距的拉大直接导致了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当前社会,许多矛盾冲突都是源于物欲和物质利益,或将个人利益置于群体利益之上,或因群体利益损害个体利益,甚至以大义之名行不义之实等等。道家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顺应自然、崇尚节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物欲扰乱内心的安宁,反朴归真,倡导人的自然本性,反对世俗对人性的束缚和压迫。对于名利、物质的追求,道家提倡精神的超越,淡泊处之,坚决反对将生命消耗在对功名利禄等的物欲追求上。道家这种淡泊名利,不拘于物欲束缚,和谐不争,自然处之的价值观有利于缓释人们过度追求物欲而引发的矛盾冲突,有利于调节因追求物质利益而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并最终使和谐社会得以形成和发展。
道家提倡兼怀万物,以广博豁达的胸襟待人待物,这种质朴宽容豁达的价值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平等、互相尊重的观念。这种宽容豁达的态度不仅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上,还表现在道家肯定个体生命价值,反对仁义纲常对个体生命的束缚、扼杀上。道家追求逍遥自由的生命,自然发展不拘于物役,向往得道的境界,反对种种对人性的扼杀和束缚。道家也强调豁达而为,为而不争,善利万物万民而不争、不自恃道德观,表达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庄子在《逍遥游》中就向往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无所待的自由逍遥,超脱心系功名,为世所累,追求立功、立言、立名,为功名利禄所羁洋的人生价值取向。李白在《将进酒》中豪迈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不仅直接肯定了人的价值,而且写出了淡看金钱,不为其所驱使的情怀,钟鼓馔玉不足贵甚至以千金裘去换美酒,更是活化出一位豪放旷达,不拘于利禄的诗人形象。苏轼则在《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面对人生的风雨,淡然处之,豁达前行,表现出旷达的胸襟,和遇事坦然的人生态度,有所为而又不争,平和处事、宽以待人、淡看荣辱、豁达而为。
现实生活中总是会有种种矛盾和冲突,所以寻求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才更要讲究顺势而为,如同《疱丁解牛》中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庖丁以无厚入有间,而和谐不争、宽容豁达既合养生之道,亦是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心胸坦荡豁达,能包容人事的人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祥和,才能超脱世俗功利,远离尘世纠葛,真正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俗世之人为功利所累,再加上自身的局限性,往往认识偏颇,庄子甚至认为世人自贵而相贱,其实将自己想法、观念等一切强加于他人反而加剧了社会的不和谐,而常容于物,以兼怀万物的气度和胸襟去对人对事,才能真正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谐不争、宽容、豁达,体现了尊重与平等,体现了对不同价值理念的承认和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承认并容许多种价值观的这种豁达宽容的精神和为而不争的情怀应是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