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一把穿越吧。既有地域上的,也有时空上的。地域是从黑龙江省穿越到内蒙古自治区,理由只有一个:都与茫茫的大兴安岭有关。
时间则穿越回2001年冬天,回到我初次见到也是至今唯一见到嘎仙洞那天。说是冬天,其实已是当年的3月底,正是南方的暮春时节。但对于地处高寒区的大兴安岭来说,冬天总是那么漫长,以至于从每年9月上中旬开始下霜到次年5月中下旬天暖花开,这里都可以称之为冬季。
那天,陪大连来的客人去嘎仙洞那天,天高云淡,艳阳高照。只是阳光的温度还不足以驱散大兴安岭的寒冷,更不能融化道路上的冰雪。但跑惯了冰雪路面的驾驶员兄弟显然没当回事儿,把车开得飞快。我坐在副驾驶位置上,不时回头和那两位高校退休教授唠着闲嗑。我这个人方向感不好,记不住那些蜿蜒曲折的林区道路,只记得那天车子出了加格达奇,也就个把小时吧,便顺利抵达嘎仙洞跟前的那块平地。眼看就要到达目的地,跑得飞快的车子却出了状况,莫名其妙地原地转了好几圈。待到惊魂初定,下车一看,发现地上全是积冰。
问开车的兄弟是怎么回事儿,他也吱吱唔唔,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想来是车速太快所致。我一边叮嘱那位老弟返程时慢点开,一边招呼两位老教授下车,和他们一起沿着一段人工栈道往嘎仙洞爬去。
嘎仙洞位于内蒙古境内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北约10公里、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端,甘河北岸噶珊山半山腰花岗岩峭壁上,为天然大型山洞。洞口西南向,略呈三角形,南北长90多米,东西宽27米许,高20余米;洞内西壁距洞口15米处,保存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也就是公元443年留下的摩崖铭刻。
嘎仙洞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在2001年,这里却看不出有“重点保护”的丝毫迹象,看不到管理人员,找不到导游,除了我们四个,也没有其他游客,冷冷清清,孤孤单单,基本上就是处于一个放任自流、无人过问的状态。当时我也纳闷,不就个破山洞吗?怎么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对象?等到了解了它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我才知道自己有多么孤陋寡闻甚至是无知。
嘎仙洞之所以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对象,是因为它还原了一段历史,中止了当年中苏历史学界关于大兴安岭和外兴安岭归属权的争议。众所周知,沙俄曾经掠夺了中国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就包括外兴安岭。中苏交恶期间,苏联学者不仅拒不承认外兴安岭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土地,甚至妄称大兴安岭也是他们的势力范围。面对这种强词夺理的说法,中国学者自然不干,但却苦于拿不出有份量的历史证据去反驳。
直到1980年7月30日,嘎仙洞和洞内摩崖铭刻祝文被考古工作者发现,《魏书》关于“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中书侍郎李敞前去祭祀的记载才得以证实,这里也被正式确认为北魏王朝拓跋鲜卑的发祥地。
摩崖铭刻祝文刻在距洞口很近的西侧石壁上,共19行,12个整行,每行12至16字不等,余为半行,为抬头别行与题名。汉字魏书,隶意浓重,古朴雄健,全文201字,字体古拙,介于隶楷之间。
祝文与《魏书·礼志》记载基本吻合,只是个别字迹稍有差别,全文如下:“维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岁七月廿五日,天子臣焘使谒者仆射库立官中书侍郎李敞、傅㝹用骏足,一元大武,柔毛之牲,敢昭告于皇天之神:启辟之初,佑我皇祖,于彼土田,历载亿年。聿来南迁,应受多福。光宅中原,惟祖惟父。拓定四边、庆流后胤。
延及冲人,阐扬玄风。增构崇堂、克翦凶刃,威暨四荒,幽人忘遐。稽首来王,始闻旧墟,爰在彼方。悠悠之怀,希仰余光。王业之兴,起自皇祖。绵绵瓜爪,时惟多。归以谢施,推以配天,子子孙孙,福禄永延。
荐于:皇之帝天、皇之后土。以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
尚飨!
东作帅使念凿。”
这篇祝文是以北魏皇帝的口吻来对他的祖先歌功颂德的,并祈求祖先保佑。大意如下:
“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七月二十五日皇帝拓跋焘派大臣李敞、傅雀带来马、牛、羊祭。
自最初始以来,皇天之神保佑我拓跋皇帝祖先居住在嘎仙洞这一带,经历了悠久岁月,又走出大兴安岭森林,南迁到呼伦贝尔草原,继而到漠南、黄河流域,扫平群雄,定鼎中原,祖先创造的福分流传给后代,延续到我拓跋焘本人。
本朝提倡道教,崇尚玄学,增建庙堂,打到凶丑的敌人,威力达到四面八方听到乌洛侯国来朝贡的使者说,祖先居住过的地方就在这里,引起我对先祖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因为我们今天的兴旺发达,正是起自先祖的恩德,一年一年地传下来,所以回来感谢先祖给我们的福禄,并且保佑子子孙孙永远享受,献上祭品。请天神、地神、先皇先后享用吧!”
当时,这个重大考古发现轰动了世界,被誉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苏联学者就此闭嘴,不再胡说八道和混淆视听。
转眼20年过去了,我不知道嘎仙洞现在是个什么状况,听说被开辟成了风景区,管理和服务应该正规起来了吧?不管怎么样,对于嘎仙洞这样极具历史和现实价值的人文景观,都不应该被忽视和忘却。那不只是北魏王朝和鲜卑民族的根,也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时隔多年,当我有机会参观北魏王朝修建的、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以及魏都许昌,包括每每想起心心念念但一直没有机会拜谒的洛阳石窟,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位于大兴安岭深处的嘎仙洞,想起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融合发展之路。
2012年10月20日上午草于辽宁沈阳,2021年5月15日下午完善于河北石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