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一生,被定义过很多称呼:女儿、妻子、妈妈、儿媳妇、嫂子、奶奶等。只有结婚前被叫名字,结了婚被称为X先生的妻子,有了孩子后,微信名称都改为XX宝宝的妈妈,XX的家长等,聊天的话题都是围绕孩子的成绩,婆婆的刁难,老公的不作为展开的。那个有着梦想、周末与好姐妹逛街聊天的女子,如同鸟儿一去不复返了。
我最近与一个年长于我的好姐妹结束了朋友关系。对于她来说是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问题”,对于我来说,是“缺乏朋友之间该有的信任”问题。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我们两个在业务上有个共同的客户,在行业里就是“撞单”啦,为了表述简单,就叫我这个朋友D吧。我考虑到我们两个人的私人感情,就退出竞争放弃这个客户啦。我想的很简单,既然我退出啦,那应该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嘛。
其实不然,没想到后期峰回路转,客户采用了一招离间计。过来洽谈合作的是位部门经理,客户公司高层担心部门经理商务谈判过程中被“收买”,就致电D说:向贵公司汪经理证实,我司经理与你洽谈的这个项目,价格虚高,你向我同事提供回扣行贿的事宜我公司高层已经知晓,请尽快调整合理价格,啪啦啪啦……
同样的意思,高层也传达给了部门经理。部门经理焦虑啦,要D无论如何摆平这件事情,免得在公司受到不良影响。
D过来指责我,你做人不带这样的,对方公司和经理说的一致,你在背后搞小动作,算了我大度,你认个错,道个歉,我还是当你好姐妹……
我的反击非常迅速:我不会为没做过的事情道歉;我也不需要向你或者谁来证明,你宁可相信见面不超过24小时的人,却不相信一个认识几年的朋友。朋友之间基本的信任都没有,这朋友不做也罢……
过了几天,冷静之余我还是把与对方公司聊天截图发给D啦,我说:我希望彼此的友谊结束是基于成年人的成熟冷静的话别,而不是互相埋怨,恶意猜测,这样也枉费了我们过去的美好友谊.
我从来没想到我和D之间的友谊这么快就结束,我也非常感伤。但是回想起来我们的这段友谊的交往,我们聊天的话题经常是这样的:
D说:孩子读高中了,成绩下降的厉害,上补习班一节课200块,补了也不见提高……
我说:补课可以找网上的一对一补习,那些老师都是通过高考的学生,有高考经验,他们与孩子交流,更主要的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
D说:网上的这些哪有可信度?
我说:看电影去吗?
D说:你真会享受,我好多年没去电影院啦,去电影院看电影太奢侈啦,实在想看可以在电脑上看……
D说:最近蔬菜价格涨了不少
我说:没概念,需要买什么就买什么,
这样类似的话题很多,D的重心以孩子为主;而我更注重个人的成长。说不定随着时间的发展,即使没有这次信任危机,我们仍然会渐行渐远。
我不知道,当我40+的时候,是什么样的?除了家与孩子,我还期望有自己的生活和朋友。我期望,我的标签是我个人形象的展现,或综合能力的展示。而不是X的妻子,或XX的妈妈。我要有个属于我自己的周末:与闺蜜逛逛街,做个面膜,或者一个人去看看电影,去健身,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