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直在跟慧慧讨论关于内化的问题。到底怎样才能把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比如画画,我可以临摹得很像,但是脱离了别人的样板,我就感觉自己完全动不了笔。再比如写毛笔字,我也总是追求临得越像越好,而书法老师说真正学好了颜体,是当你写字帖以外的字时,一看就知道写的是颜体,这才能说明你掌握了颜体的特征。
说实话我已经有些着急了。想学的东西越来越多,可是如果都没有内化,那不就都白学了,并没有成为自己的知识。
正巧,今天看到了老师的一篇日志《关于自学的三种途径》,其中有一个案例学习法。
在每一章节里,找到对应的案例,并加以实践,通过实践解决问题。书上没有就到网上找对应章节的案例。
这样,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就知道是系统教材中的哪一章,先翻书,再上网查找相关案例。
这就是通过案例、实践来内化。这个跟慧慧分享给我的《三个方法打造知识体系》中说,对一个知识点要找出5案例的学习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然后我又请教了度娘。
内化,就是把“显性知识”运用为“隐性知识”的过程,且它们之间的桥梁是实践。 这个实践,就是图中的“认同与模仿”、“大量运用”、“演化和创新”。
以上所谓“实践”,其实就是“运用”。
OK,针对几个方面的内化问题,我将尝试这么运用:
理解了以后讲出来。以系统学习、建立知识结构为基础,对理论和知识点理解了以后,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你讲的别人能否听懂,这是最快最简单的内化和检验内化效果的一种方式。
用案例支撑知识点。在自己记知识点和给别人讲知识点的时候,有意识地去记和运用案例。一种是解决问题的案例“看看别人遇到了一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比如PS案例、PPT案例”,并且这种案例是可以自己去实践、操作的。还有一种是知识应用案例,如“人更加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支撑这个知识的案例有:“把1000首歌放到口袋里”比“小体积大容量的mp3”要好的多;比如“一石二鸟”就比“同时实现多个目标”更视觉化。记住这样的案例并把它们讲出来,帮助自己和别人有效内化有用的知识。
通过场景练习强化。关于如何突破临摹,大量的临摹练习是绝对必要的,但是一定要用脑、用心,除了记住别人是如何画、写的,用心找到规律和特点,还可以自己稍稍有创新。然后设定一个小小的场景、画面,用自己稍作创新的元素把这个场景和画面呈现出来,用这样的练习强化临摹获得的技能,从而得以内化。
2017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