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袁卫星老师的讲座,又重新翻开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细细品味书中那些关于倾听的话语,再反思自己的课堂,突然觉得收获良多。
倾听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重要行为。佐藤学先生指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
的确,老师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细倾听孩子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的心情、想法的信息,要和孩子心心相印,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但是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却往往只注意自己的教学进度,而忽略学生的发言,或者希望学生的发言能够顺着自己的教学思路,最好不要被打断,尤其是公开课更是如此。
回想自己在出示《说勤奋》一课时,班级的氛围很是活跃,孩子们举手都非常积极,小组讨论也是很热烈,我也顺利地按照我的教学思路上完了这一堂课。原本以为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但看了佐藤学先生关于倾听的论述,再反观我的课堂,觉得我的课堂就只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学生真正学到的东西其实是很少的。对于学生回答错的问题,我没有及时进行引导,只是说了句“你再坐下好好想想”,就继续把学生引到我之前的教学设计中了。在让学生按照学习司马光的事例小组合作学习童第周的事例时,学生的合作交流也只是流于形式,而并没有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进而深入思考,形成完整的观点。
可见,我的课堂还并没有形成这种相互倾听的关系。想要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的态度,要能做到与学生对话,要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我们应该认真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感的对应,应能慎重地选用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
路漫漫其修远兮,今后的教学我将寻着佐藤学先生的足迹,去慢慢打造属于我和孩子们的“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