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我管理的今天,很多事物都必须靠我们自己驱动自己去完成。我们常用激励的方式去刺激自己完成,而今天晨读分享的丹尼尔.平克《驱动力》让我们从新审视这个本能的存在。
我们本能存在的驱动力是为了生存而奋斗,也就是说为了最基本的吃、穿、住、行,迫于生存的压力而行动。但是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接触到了一种外部的驱动,便是外部激励。会为一些其环境中的奖惩做出反应,从而开始行动。最常见的幼儿园在小朋友进步或者听话的时候发出的小红花;上班迟到的时候交出的罚款等等。这种奖罚分明的激励方式,很容易立竿见影,会让小朋友更听话,让员工尽量不迟到。但是在书中给出了一个实验结果,这样的激励并非是长期有效的。有时时间久了,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小朋友在没有小红花的时候变不在进步;员工依旧是在迟到的路上。
那么如何让影响更持久呢?作者提出了第三驱动力,即生存本能为第一驱动力;奖惩为第二驱动力;第三驱动力则是指内在激励,自我驱动。其动力来源于让世界变得更好而不断地学习和创造,它拥有的三个基本元素是自主、专精、利他。
首先它必须是自主的,即自己内心想做的欲望。我们能最大限度的决定自己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么做,便会为自己喜欢的事情负责,更容易激发内在动力。有一段时间妈妈强迫我运动,每天6点把握叫起床,然后赶我去公园跑步,我反抗的方法就是去公园找个地方继续睡。现在想来挺幼稚的,今年我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情况,开始安排时间自己运动,刚开始基本上每天都去跑3公里以上,一周后一般在5公里以上,一个半月后瘦了10斤。生活中,适当增加自己活着别人的自主权,或许效果会更好哦!
然后是需要专精,即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中。我认为是从两个方面理解专精,首先需要你专心投入的感受,进入一种名为心流的状态。这样的全神贯注地投入,在与之有着与目标相匹配的能力,便会及其高效,并让人充满愉悦。而另一方面就不那么令人愉悦了,便是带来持续痛苦的坚持。不论是一万小时的训练还是二十一天的习惯养成,都充满了艰辛和汗水,是我们前往梦想之地必须长期为之持续付出的坚持。
最后是利他,即外在的以利益为导向或者是内在的发自内心地希望世界更好。因此需要我们怀抱超越金钱回报的使命,才能带来更幸福的人生。在最后想着公益、慈善、社会责任等方向移动,如同创造苹果的乔布斯一样,并不是对金钱的追逐才保持创造的热情,不断地超越自我,而是为了活着便是改变世界这一信念。
因此持久激励我们的方法,并不是外在激励,而是源于我们心之所向,源于我们想改变身边乃至世界的激情。找到心中那一抹激情,让自己能身心愉悦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