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同事一起吃饭,在一个餐馆偶然看到一些鸡汤文。平时我看到的鸡汤文都是属于漏洞百出,单纯设立一个场景,而不论个体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就像这种。
但是当时我看到一句话,也许是深有体会,也许是我也还在朝那个方向奋斗,用来激励自己。
“无能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只会做别人交代的事情,一种是做不好别人交代的事情。”当时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浑身一激灵,仿佛有人在我而旁边吼出来。我要把以前发生过的事情压在心底,然后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再云淡风轻的笑着说,这句话可真TM恶心啊。当时我好像跟一只面对沙尘暴来临前的鸵鸟,紧紧的把脑袋埋在沙中,一面在黑暗中颤抖一面在安慰自己,周围是安全的。因为当时我就是“做不好别人交代的事情”,甚至现在在我看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年前A公司和我们合作为客户定制一款产品。客户是A公司联系并签订合同,由我们来生产发货再后期结款,然后在生产交货这块A公司也就不需要插手了,交货以及催款就由我在负责。年前交货速度符合预期,客户沟通也很顺畅,然后我也跟客户承诺了年后大概节后上班多久就要给客户交一批货了。节后上班,因为车间设备调试,在元旦前我就推脱了客户一次,后来生产流畅了,但是因为生产计划排班的问题,把客户再次搁置了。作为客户服务人员,我完全把“急客户之所急”抛之脑后,后来甚至把不能发货的原因推到自己周末休息无法发货!!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客户在到货发货这块也不愿意再与我沟通!原本我认为领导交给我的任务很简单,但是我却连交代好的事情都没处理好,的确是我的责任所在!
后来我反思这件事情,虽然产品做不出来的源头责任不在于我,但是我作为与客户沟通的外部窗口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慢慢的,与客户后续沟通以及与其他客户沟通中,能够做到言出必果,合作也会是很愉快的。
这句话的后半段,“只能做别人交代的事情”。进入公司最开始,我就一直遵循着一条守则——怎样能更好!“怎样能更好”这句话前面应该是有对每天工作的反思与总结,后面应该是对当天工作的整改的措施,总结与措施双管其下,才能“更好”。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井底之蛙之所以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为它没有跳出束缚。而只做交代的事情也就说明只能看到别人嘱咐的事情,不能也不想去理解为什么做这个事以及做这件事的后果是什么!回到上一个例子,如果我能理解客户的急切所在,我应该去通过我能够动用的资源以及能够帮助我的资源让产品尽快出厂。正是因为我认为我只需要去解决客户“何时发货”这个简单的问题,所以我才可以回答的那么敷衍,相应的,敷衍的回答所造成的后果也是让我无法承受的!
有时候鸡汤也不一定是洗脑,也有提神的功效!看到它,我也能够时刻用这句话来警醒自己,不仅仅能圆满所完成交代的事情,还能在完成事情的基础上思考怎样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