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直译】
花丛间摆上一壶酒,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 我举杯邀请明月, 和我的身影一起凑成三人。 可惜月亮不理解畅饮的乐趣, 影子徒然跟随我,也不能喝酒。 暂时让月亮和影子跟我作伴吧, 我应及时行乐,不要浪费这春宵良辰。 我吟唱诗歌,月亮和着节奏徘徊, 我跳舞,影子跟随舞步摇动变化。 清醒的时候,咱们一起交流分享快乐,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分散。我们仨要订一个约定, 等我到了银河星云,我们要永远结伴仙游。
【这首诗说了些什么?】
《月下独酌》是组诗,共四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组诗的大主题是饮酒。从这首诗的字面意义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就是李白在月下花园里独自喝酒这么点事。跟后面三首直接谈饮酒的诗不同,这第一首诗明显偏向酒伴,也就是月亮。李白用一种热闹的方式,写出了自己孤独冷寂的处境,表达了要对人生战略重心进行调整的愿望。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截止这一年,李白对自己人生的规划,一直采取的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如果一定要排个先后顺序,应该还是仕途第一,修道成仙第二。现在改变的时候到了。李白此时已不再是皇上跟前的红人,他曾经对官场的幻想几近破灭,他的人生目标只剩下修道这一个了。
【李白与道教的不解之缘】
李白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基本上是在道教气氛浓厚的蜀中度过。“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 25岁时,他在江陵遇到了名气很大的道士司马承祯,被夸为:“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几年后李白来到长安,与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相识,玉真公主是一个道士,经玉真公主荐引,李白进入朝廷为翰林。一年后,李白离开京城,四处求仙学道,采药炼丹。44岁时,他来到山东紫极宫,尊高如贵为师,接受道禄,正式成为一名道士。
李白在《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中说:“学道三十春,自言羲和人,轩盖宛若梦,云松长相亲。”实际上,李白一生学道远远不止30年,他61岁辞世,算下来,学道的时间应该有46年。
【《月下独酌》与修道】
李白的很多诗都与修道有关系,有一些只是以道教文化作为诗的底蕴(《独坐敬亭山》),有一些直接描写修道生活(《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月下独酌》这首诗,与修道的关系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开篇四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生成论。首先是“独酌无相亲”的一个人 ,接着邀请了明月为酒伴后,变成了二 ,明月照人,生成影子,变成了三。
整首诗读下来,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修道者调和内心冲突的过程。诗中仿佛有两个李白,我们也可以看成是李白内心有两个声音在对话 ,李白甲说:“独酌无相亲。“李白乙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甲说:“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李白乙说:“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两个李白总算是统一意见了,进而达到了道心初成,天人合一的境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然后,把暂时的酒伴升级为永久的仙游之伴,"相期邈云汉,永结无情游。“
【”无情游“的含义】
明代《李诗选注》作者朱谏注:"无情者,月与我虽三人,然月与影本无情也."有很多人持这个观点,但拈花梦游认为李白的”无情游“不仅仅是这个意思。对于李白来说,月亮并不只是一个无情之物,一个普通的荒凉天体,而是早已人格化了的阴性的代表,是道教徒心中非常重要的崇拜对象。
道教在原始的日月崇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日月之神的姓氏、服饰和威权职掌。在道教中,月为夜明之神,称为月宫黄华素耀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作女像,以白色月光为饰。道教又称,日中有五帝,月中有五帝夫人。道教基于对日月的崇拜,提出了存思日月的修炼方法。《太上隐书》说:“子欲为真,当存日君”,“子欲升天,当存月夫人”。《太上玉晨郁仪结璘奔日月月图》载有思入日月宫,使自己与日月合为一体的方法。存思自己“身乘彩凤,入于月中”。存思日月是早期道教中盛行的重要方术。这一方术既包含有人与日月神灵交通感应的成分,也包含有吸收日月的自然性质的成分。再加上嫦娥奔月等远古传说,月亮凝结了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月亮文化和审美感情。所以,李白写月亮的诗句很多,存世的近千首诗中,有三百二十余首写到月亮。床前月,江中月,出山月,林梢月,半月,弦月,满月……各种各样的月,各有含义,李白这次邀请月亮作酒伴,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算得上是千古奇想,对于李白这个道教徒来说,与月亮交流已经很多次很多次了。
那么,”无情游“在这里的含义,应该是源自“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李白希望自己修道成功之后,也就是成为像月神一样无情无欲的神仙之后,再与月神结伴仙游。
( 原载北京晚报 古诗鉴赏专栏,此为“李白诗歌与道教”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