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设计去做一些选择。
比如我们逛超市的时候,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往往很难抉择,购买的时候经常会去拿目光最容易接触到的且离我们最近的商品。
殊不知这些商品都是利润最高的产品。而那些真正物美价廉的商品,往往被摆放在货架的最底层,你如果不弯下腰去,是拿不到它们的。
超市通过这样的设计,利用人们的惰性提升了自己的利润。
有时候团队中需要人们投票表决,很多人是不愿意主动表态的,于是主持人便会根据自己的意见来引导人们。
若他希望此事通过,便会告诉大家,不同意的举手。
如果他不希望此事得到大家的赞同,他便会说,同意的举手。
最终结果往往会如他的愿。因为除了有特别强烈意愿者外,好多人基本上是不会主动举起他们的手,因为惰性,因为不愿得罪人。
还有很多方面,都有这样的痕迹。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愿意动脑筋,在很多时候,是可以引导人们的。同时,如果我们不愿意动脑筋,在很多时候,我们是会被别人引导的。
这样的情况,说不上好或坏。我们学习并了解助推,不过是希望在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自己有分辨的能力。而在某些时候,自己的意志力不够时,可以运用助推的方法,让别人来帮助自己朝着目标前进。
比如当你学习某项技能时,可以邀请伙伴跟你一同进行。这样当自己有惰性不能坚持时,有小伙伴在旁边会给你提醒。
或者将自己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比如在朋友圈公布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那样为了不自己打脸,咬着牙也会坚持下去。
生活中,方法太多,技巧不少,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