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模块的共读中,学习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引发我们对教学的思考。其中有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形式在我们课堂中并不陌生,而王博士这篇文章刷新了我的认知,小组活动三种形式有:小组讨论、小组对话、小组合作。我们要区分好小组活动形式,在小组活动中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不要把小组活动拘于形式,而在小组中总有一些孩子处于优势,善于发表观点,表现自己,而有些孩子参与度低,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自己智慧,让所有孩子参与进来,学会合理布置任务。
如何才能调动参与度低的孩子参与进来呢?我想王博士“同侪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同侪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学生教学生,促使同伴之间彼此教学,以达到澄清核心概念的目的。它是以小组的形式 ,是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后,必须向同学清楚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同时要听取对方的说法。关键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正确率要介于30%—70%之间才能最好地激发同学之间的互学互教,并最终自己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其次,游戏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将生动有趣的游戏融入到平时的教学过程,让课堂充满了活力,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求教师进行精心设计,设计要有故事感!用游戏设计的思维去思考教学、设计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的能力。
还有拼图法,TBL团队合作法,这些都是很好的合作学习法,在教学中我们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