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呼呼,吹得树上的叶子哗哗地响。冬日的阳光烘得大地暖洋洋的。孩子们一点都不怕冷,在空旷的操场上、田野上来回奔跑。在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中,在男人女人们忙忙碌碌的间隙里,除夕终于迈着缓缓的脚步来了。
是的,大人们准备了好久,孩子们期盼了好久的年,终于来了!
男人们女人们这天一大早吃过早餐就开始杀鸡宰鸭,为年夜饭准备了。上午还没有孩子们什么事。乖巧懂事的女孩子可能会搬了小板凳帮着爸爸妈妈折菜,或者烧烧火什么的。男孩子们却还只是一味地调皮,呼朋唤伴地到空地里玩陀螺,玩弹珠,玩一切男孩子爱玩的游戏。反正大人们都忙着,谁也不会管他们,只要不走得太远,不用家里人到处去找回来吃年夜饭就行。
过了中午,女人们开始叫四处乱跑的孩子们回来洗澡。除夕夜,镇上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烧一锅水洗头洗澡,把一年的晦气和不如意都洗去,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到来。小孩子还得换上新衣服,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准备第二天到亲戚家拜年去。
这一锅水可有讲究,不是平常烧热的白水。除夕那天,女人们早就把柚子叶、毛桃叶折回来,放到锅里烧水,一家老小都得用那样的水来洗头洗澡。
镇上的人说柚子叶和毛桃叶都有驱邪的作用,洗一洗,老人百病全无,小孩健康长大,男人女人们更有活力。我小的时候最喜欢除夕夜的洗澡水了。略带点绿色的水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闻着都很舒服,洗了整个人也觉得神清气爽。
等老人孩子都洗了澡,这时年夜饭的菜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女人们也赶着男人们去洗澡。洗了澡,就可以挑上饭菜去祭拜土地公公和祖宗们了。
土地公公和祖宗们不像我们大活人一样过年要吃上一大桌子菜。祭拜的时候,只要带上一整只煮熟还没切开的鸡,一大块煮熟还没切开的肉,一条煎好的鱼就行了,当然不能忘记带上米饭和茶酒。还有香、蜡烛和纸钱是一定要带的啊!焚香点蜡烛对天祷告,土地公公和祖宗们才能从遥远的天界飞回来,享受子民和后辈的供奉。完了还得给土地公公和祖宗们捎上一些实用的,天庭上也得开销啊!给他们送些纸钱,他们就会保佑人间的人多赚些真钱。
土地公公一般住在村外绿树成荫的地方。他的住处挺简陋,就是一间低矮的土房子,盖着几排青瓦。每家每户都来祭拜他,所以他除夕夜应该是吃得满嘴流油的了。因为太多人祭拜,大家都不用拜多久,摆好东西,烧了香纸蜡烛就可以。
拜自己祖宗们却不能急,一年到头,除了清明,也难得那么好的机会把祖宗们请回家来。总得让他们慢吃慢饮啊!
记得我们家的祖宗牌位在爷爷奶奶家住的老房子里。我们一家人住在新街爸爸的单位宿舍里,走回老房子也就十分钟左右。但是爷爷家在老街比较末尾的地方,爸爸一头挑着胆子,一手牵着我,穿过整条长街回老房子祭拜祖宗们。
这时候我是既害怕又欢喜。害怕是因为老街有手脚快的人家已经祭拜完毕,在放鞭炮了,那鞭炮可是不长眼睛的,老街的街巷那么窄,如果不巧两边的人家都在放鞭炮,那可没处躲,鞭炮把我的新衣服弹破了可怎么办?因此一路上走得战战兢兢。而欢喜,是因为这时候每家每户都贴上了新的春联,看上去喜气十足。而且我最喜欢读春联上的字了,觉得写得好好。印象最深的春联是这样子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和顺一门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看到这样的句子,幼小的心灵里都感觉到过年无限的韵味。那韵味,不是来源于丰富的菜肴,也不是来源于崭新的衣裳。来源于什么?小小的我还想不明白。
祭拜完了,照例得放鞭炮。女孩子们捂着耳朵躲得远远的。男孩子却牛得很,一点都不怕。看看哪家的楼上挂出了鞭炮了,他们就在人家家门附近等着了,等鞭炮一响,他们就在烟雾缭绕的大街上捡起一些没烧响的散乱的鞭炮来。揣在口袋里,然后一群男孩子跑到远远的空地上放鞭炮。大的鞭炮一般都炸响了,他们捡到的多数是最小的那种鞭炮,“砰”的一声就没了,炸得也不远,可是他们却乐此不疲。可以从老街的这头捡到那一头。有时把刚换的新衣服都弄脏甚至弹破,他们也毫不在乎,只是回家免不了家里一顿抱怨,打一般是不会的,大过年的嘛!
放完鞭炮就可以把祭拜的东西收起来,一个仪式算是完成了。这样的仪式在新年里还得重复几遍,不过每次祭拜的东西有点不太一样罢了。
土地公公和祖宗们都用过餐了。盛大的团圆饭就要开始了。这时也不过是下午三四点。镇上的人年夜饭就是这么早的。这几天热闹的集市也早就在中午收市关门,哪个人不回家吃团圆饭呢?所以除夕下午开始,新街上就冷冷清清的,都回老街过年了嘛!
吃完年夜饭,女人们还得忙碌着收拾,清扫垃圾。过了午夜十二点一直到大年初三,是绝对不能再拿扫把扫地的,所以女人们吃了饭除了收拾碗筷还得把家里家外再扫干净。
在还没有电视看的年代,一家人也是聚在一起烤火聊天,玩扑克。闲不下来的女人们还会一边聊天一边打毛衣。大家都在守岁,为老人们守着长寿,为孩子们守着健康,为一家人守着长长久久的未来。除了很小的小孩熬不了夜睡早一点,大家多是过了午夜才睡。
后来家家户户都添置了电视机。个个都守着电视看春节联欢晚会,和电视里的主持人一起数着倒计时,迎接新年的到来。不过等到零点的时候,除了鞭炮声你会什么都听不见,就连和身旁的人说话,也得凑到耳朵边才能听见。
镇上勤快的人早就去井里挑水,即使家里有了自来水的。这也是镇上新年的一个传统,谓之挑“新年水”,水预示着财,有新年发财的意思。
记忆中的年味就这样在空气中弥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