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微博网友曝光:自己大学毕业求职,明明已经进入了「面试」阶段,结果不仅工作没捞着,还欠了公司 2 万多块钱。
这是怎么回事儿?没入职的员工,怎么会欠公司钱呢?
其实,这种「面试骗钱」不止出现在今天,而且在许多年前也出现过。
求职,培训,贷款
某种意义上,这名网友遭受的并非「诈骗」。打个比方,诈骗是花钱买西瓜,结果买到芝麻;而这个「骗局」里,更像是一个不想买西瓜的人,稀里糊涂买了西瓜。
据网友描述,此次被骗的流程如下:他(以及其他几十人)接到公司面试的通知,奔赴公司接受面试,结果「面试官」要求他们接受培训以后才能入职,并签订所谓的「入职」合同。但合同内容模糊,最后受骗者不仅没有入职,还要参加价格不菲的培训——整个培训价格高达 2 万元以上,并不向受骗者直接收钱,而是以受骗者名义贷款 2 万多元。当然,贷款是需要受骗者自己偿还的。
有网友评论称,这一骗局太「低级」了。白纸黑字的合同放在那里,缺乏辨识能力,自然会上当受骗。虽然受骗者确实应该吃一堑长一智,提升警戒心,但这一骗局,多少也有些精妙的设计在里面。
这一骗局有哪些细节吸引他人上当?
首先是针对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是高学历人群,一般并非诈骗分子下手的对象。但是,大学毕业期间,许多学生找工作心切——不仅怕找不着,更怕找得慢。找工作慢一步,在同学之间没有面子,跟老师、家长不好交代,还会被学校催促。忙中出错,利令智昏,热乎的工作摆在眼前,还特别有诚意地第一天就拿出合同让「签字」——哪怕这份合同是让你交钱的,许多学生在明知如此的情况下,可能还是觉得「先找到工作再说」。
其次,公司有正式办公场所。正式办公场所其实是很多「不是诈骗,胜似诈骗」的实行条件,比如越是业绩不行的基金,就越需要找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楼办公。这样,客户在亲被「邀请」以后,亲眼看到公司的「实力」,才容易降低警戒心。类似的手段还有很多,比如虽然「项目」不赚钱,甚至连本金都还不起,却每个月都要送客户「礼物」,用小恩小惠来使客户麻木。
再次,同时参与「面试」的人多达数十人。不仅场面看上去更正式,每个人还都会相应地降低警戒心——处在一个「集体」之中,每个人都多少会产生一些「法不责众」的心理,这心理的基础是「人一多就不会犯错」。至于人多了是不是就真的不会犯错,大概无需详加辨析。事实上,正因为每个人都怠惰、放弃思考,而「几十人」的规模又不至于基数太大而产生个别「眼睛雪亮」的群众,几十人一起上当受骗,反而并非稀罕之事。
第四,合同并非以「培训」甚至「贷款」的名号拿出来,而是用了微妙的「集训」二字作为封面。集训二字的意义,一方面,同上条,令人产生「人多了不会出事儿」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则让合同本身看起来很像正式的公司行为,很像「我已经入职」了才会有的「待遇」。
最后,并非当面收费,而是偿还贷款。可想而知,如果在入职前就需要交钱给公司,许多大学生不但瞬间心生警惕,而且实际上也根本拿不出 2 万多元的「巨款」,所谓培训自然就此泡汤。而贷款一事,虽然钱一分不少(考虑到利息,甚至更多),但一方面不给当下带来太大的经济压力,一方面则隐含着「你以后有了工资,无非用工资来还」的暗示。
此时此刻,受骗者心里想的不是「欠债」,而是「预期收入」。甚至因为贷款数额不低,可能还会产生「预期收入大概也不少」的错觉。而刚毕业的学生,多少有人因为腼腆或无知,不敢询问「工资到底有多少」。结果是很清楚的,只有培训没有入职,工资自然是一分钱也无。
种种设计,令受害者没能实现「入职梦」,反而花钱做了「入职培训」,买了个自己背不动的「大西瓜」。
值得警惕的名单
结果,在接受两个月培训、满怀希望地开始还贷之后,一众人马不仅没找着「说好的工作」,连其他的工作也耽误了。一方面,毕业季已过,时间上占了下风。一方面,这两个月的培训实际上对找工作没多大帮助——这是可想而知的,有水平的培训也不需要骗人来学。
而相应的,所谓「应聘公司」无非是个靠培训赚钱的培训机构而已。当然,他们自己嘴上可能不会承认——毕竟一开始是以「面试」的理由把人约来的。
发觉上当后,受骗网友(和其余数十人)也并未沉默,一方面火速到微博曝光寻求帮助,一方面集合起来并且在网上寻找「病友」。
不找不知道,一找才发现,这已是流毒多年的骗局。
在「病友」的回忆中,一堆手段相同的公司名字浮出水面:卓新智趣、翡翠科技、达内科技、中软瑞达、广州善班、多迪互联网、中软国际、软世通学码思,等等。
马上有许多微博网友回复,表示「中软」「多迪」等公司都有多家分公司用来行类似勾当,已有相当年头,受害者很难理直气壮地站出来揭露「骗局」,一般只能自认倒霉——正如前文所述,并非没买到「西瓜」,只是一开始没想买。但既然自己掏钱,也就只能认栽。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次选择在微博曝光的网友非常有勇气、有担当。即便如此,微博评论中也不乏揶揄者。希望受害者可以正视批评,也正视自己站出来揭露骗局的正确行为。
鉴于事件本身不同于一般诈骗,因此,类似事件该被如何定性,行骗公司该如何处置,受害者如何得到补偿,可能都需要相关机构做出判断。我们在此就不妄加揣测了。
怎样防止求职被骗?
每年都有毕业季,即便有关部门可以就此事作出公正的判决,很可能类似诈骗手段今后还会发生。或者改头换面再跳出来。比如不再单纯由培训公司实施,而是几家性质不同的公司联合下手,那么隐蔽性就更强,更难被识别。且受害人在讨要说法时,更容易遭遇「踢皮球」,以至更难解决问题。
在学生求职心切、学校统计就业率心切、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的三重催逼之下,结合不那么良好的就业形势,「求职骗局」的杀伤力可能会越来越大。那么,学生朋友该怎样防止类似骗局呢?
首先是端正心态。求职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行为,优先选自己「喜欢」「知道」「听说过」的公司,一方面积极主动投送简历,一方面有耐心地等待,不与同学盲目攀比入职时间,而并非任何公司抛来橄榄枝都忙不迭去接住。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野鸡公司有机可趁。
其次,善用网络。既然受害后能熟练运用微博「曝光」「维权」,当今的大学生应该有能力利用网络去甄别「面试公司」是否靠谱儿。在不能随意使用 google 的情况下,毕业生大可多加利用 IT 桔子等创投公司数据库,了解那些「新生企业」的基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网址、时间、地点和行业(子行业)等。
网址不必多说,主要是考察公司的技术水平以及对待网站的态度。建立、维持一个有个性的好网站成本不低,不像是骗子公司所为。因此,如果发现网站套用模板、千篇一律,或者疏于运营、信息陈旧,就要提起戒心了。此外,对于更多熟悉网络的学生朋友来说,现在应该不太有毕业生愿意去网站稀烂的公司上班了。
时间上则要考虑成立时间。如果太短,则不管是否「骗子公司」,都要提高警惕。毕竟,大多数人还是不想真在创业公司的起步阶段就加入的。学生朋友大可考虑去较为成熟、创立 2 年以上的公司任职。
地点上需要符合我们的认知。比如明明在重庆接受面试,却显示公司在北京。这种情况下,就还是要打听清楚先,避免给双方添麻烦。
行业上,还是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一般情况下,只有急于找工作,「饥不择食」的求职者,才会完全不在乎公司做的是什么。但凡有一点余裕,都不会对语焉不详,或者明显不同于自己求职意向的公司投怀送抱。这一点上,毕业生要尤其注意——虽然在这个时代换工作很容易,但即便没有上当受骗,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还是应该认真选择。进错公司不要紧,入错行业可就麻烦大了。影响自己本来的职业规划事儿小,进了自己根本不喜欢的行业那就是给双方添堵了。
其他的,我们还可以调查一下公司的工商注册信息。用 IT 桔子或者微信上的「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等公众号都可以轻松实现。工商信息的判断不算困难,若注册资本、注册时间、法定代表等明显存疑,就还是多加警戒为好。
最后,还是祝愿毕业生朋友都可以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同时,一方面希望本次曝光事件中的受害者得到公正对待,一方面也希望所有曾经忍气吞声的受害者站出来发声,让作恶者付出一定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