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烽是一位热心为农民读者写作的作家,《我的第一个上级》是其代表作之一。小说一开始就随着“我”的目光,让奇怪的老田跃入我们眼帘,如此穿搭,如此行径,绝对令人惊奇。无巧不成书的是这老田竟是“我”的顶头上司,作为水利学校刚毕业的洋学生的“我”是恼火的,上司如此疲疲沓沓,如此之倒霉。
当这一印象先入为主之后,我们的猎奇心被深深地勾起来,这个上司会有何反转呢?还是说这仅仅就是单单的“我”的第一个上级呢?随着小说的继续深入,日常琐屑之下,山洪暴发了,“我”火急火燎去找老田时,其予以的反应就真如小秦所述风吹房梁那事儿一般,淡定自若,令人不解,当然,这是一种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表现。这里貌似与前文照应,为的是表现老田的疲疲沓沓,坐实其在“我”心中的印象,其实不然,这是一层窗户纸,让我们透过表象认识老田的窗户纸。疲沓的老田于“我”之言论可谓是不予理睬,让“我”甚是生气,老田与“我”所想实在是差距太大。而转折也恰恰出现在这里,尽管对待汽车路东之洪水老田不为所动,但是对待三岔河的发洪老田所表现的可谓是风风火火。当然,这里也正是其才能显示之处,光凭小秦所述便可猜及流量,其能力令人眼前一亮,打破了我们对其疲沓的固有观念。
紧接而来的系列命令,将老田当做主心骨的众人,精神抖擞、满面红光、对渠道熟悉到仿若数自己手指头的老田均给了“我”强烈的印象。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更强烈的印象会随着洪水的势头与众人的心态变化一步一步予以“我”。
果断的、自信的老田的行为是令人迷惑的,为何两地同时有洪水暴发却只管一地呢?纵使“我”是洋学生却也理解不了土专家老田的做法。当老田解释时,“我”承认了小秦予以我的对老田的介绍。去往二支渠时亦对老田与“我”进行了对比,几近小跑的“我”才追得上老田,老田自身也在进行着对比,日常的疲沓与遇事儿时的风火。背着红十字背包的年轻姑娘更加衬托了老田的与众不同,脆生生的一嗓定了人们的心,人们脸上愁云消散。老田的防患于未然引出了老姜头,老姜头为我们道出了开头之谜——老田的腿,这里予人的震撼是极大的,毕竟“我”追老田追得相当吃力,揭开谜底之时亦是伏笔。谈及腿,老姜头亦与老田一般,走起路来一摇一晃而到紧要关头异常灵敏。在老姜头的加入、调度下堵口工程顺利进行,然在自然面前却又功亏一篑,老姜头的放弃,众人的心慌,老田的坚守,鲜明对比之下老田愈发高大起来。当其不顾关节炎带头下水时愈发高大,众人在榜样的引导下再次投入堵口工程。“不顾一切”“一次又一次”“但一次又一次被”“一连”“三次”“一个巨浪”“接着一个巨浪”,难度如此之大,但众人愣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站在岸上的“我”穿着棉衣冷得打战,老田在水里却纹丝不动,不住地鼓动别人。
合龙闭气之际,老田却人事不省,缓过气来仍在鼓动他人、心念老姜头,于正事间的严肃,日常间的平易近人,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奇怪的令人敬重的人。这样一位血肉丰满的基层领导干部,性格古怪,行动迟缓疲沓,却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对事业忠心耿耿、踏踏实实,对群众亲如骨肉。而全文的先抑后扬,“我”视角下老田前后的鲜明对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诚的老田,纵使奇怪,但那是他光荣的不平凡经历的特殊反应。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具有戏剧效果,语言含蓄幽默,通俗易懂,带有浓厚的土气,却也让我们看到了纯朴自然的美。
《我的第一个上级》故事并不复杂,情节却也波澜不平,“我”对老田认知的转变恰也是我们对老田认知的转变,这么一个勤勤恳恳、临危不惧的人,其人格是高大伟岸的。纵使其表现古怪,但这古怪透露着的何尝不是老田的真诚呢?他的胸有成竹、镇定自若、对事儿看得透析所以才敢慢,这慢是因为关节炎影响,其年轻时是不疲沓的,甚至是劲头儿很大整天东奔西跑的,现如今让“我”误解恰是因为老田对工作的上心、对百姓的真诚。老田的怪,与其称之为怪,不如说其是一次次自然灾害下的后遗症在日常琐碎间的提体现,但当困难再次来临时这点后遗症又会被心间信念克服。老田之怪实则不怪,这是不平凡经历在其身上的烙印,亦是其高大人格的间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