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冬梅的磨难(家史3)
许罗夫住了四年监狱,虽说被限制自由,也受了不少罪,但没有生命危险。
瑞冬梅就不同了。这四年是历尽磨难,死里逃生,至今还卧病在床。
许罗夫见到瑞冬梅时,根本就认不出来了。瑞冬梅早就脱相了。现在的瑞冬梅瘦的皮包骨头,体重不超过25公斤,整个人缩成了一个枕头大小。真得象说书的讲的那样:要不是骨头支着皮,皮早就塌腔了。要不是皮包着骨头,骨头早就散架了。
许罗夫见状,眼泪夺眶而出,泣不成声地大声喊道:“我的冬梅呀!你怎么把自己折磨成样啦!”
说完,扑到瑞冬梅病床上,大声嚎啕起来。
男子有泪不轻弹,那是未到伤心时。男子真的嚎啕大哭起来,其悲切的感染力,真是惊天地,泣鬼神,直透人的肺腑,其悲切、其惨烈,让人不得不跟着失声落泪。
再看一屋人,一院人,一街人,听到许罗夫的嚎啕大哭,个个声泪俱下。
正在这时。本家的一位大嫂,领来了一个小男孩,来到泣不成声的许罗夫身旁,对小男孩说:
“叫爸!这就是你爸。你不是整天给你妈要爸爸吗?”
小男孩很听话,喊了一声:“爸爸!”哭着就扑向了许罗夫。
许罗夫看了一眼白净的小男孩,一把搂过孩子,哭得更伤心了。他大声喊道:“冬梅呀冬梅,你都病成了这样,却把孩子养的这么好,你让我怎么回报你呀!”
又一次哭声大作。再看院内,眼望所及,哭成了一片。
瑞冬梅到底怎么了?怎么就落成了现在这样的惨状?
许罗夫被捕后,瑞冬梅抗婚,一气之下,逃了。
她逃到一个远房表姐家去了。表姐家住在深山,偏僻落后,靠房前屋后的几亩薄田勉强度日。
瑞冬梅向表姐哭诉了自己的遭遇,表示她早己死了心,坚决要把许罗夫的孩子生下来。
表姐热心肠,知道瑞冬梅的脾气,说一不二。又担心让瑞冬梅回去过不了逼婚这一关,就收留了她。
十月怀胎,一朝分勉。生产这天,表姐找来了村里最好的接生婆。
生产很不顺利,费了很大周折,孩子总算生下来了,可是胎盘没有下来,鲜血急流不止。转眼,瑞冬梅就昏死过去了。
“血崩、血崩!”接生婆急得大叫。“快送医院吧!晚了大人的命就保不住了。”
表姐一家人,上下齐动员:借钱的、找车的、寻帮手的。到深夜三点钟,总算借来了一辆卡车。
连带血的被褥一起,把瑞冬梅放到担架上,有四位小伙子抬着担架,站在卡车车厢上,直奔县医院。
医院诊断为:胎盘滞流。急需输血抢救。
来得都是不认识瑞冬梅的山里村民,而且个个都缺乏营养,谁愿意为别人输血?
最后,还是医院找来了几个经常卖血的年轻人。
这些人由于经常卖血,所以血的质量很差。因为他们每天都要喝大量的红糖水,己弥补自己由于卖血而造成的血液不足。
经过验血,找到了两位血型匹配的卖血人,开始为瑞冬梅输血。
第一天还好,到第二天就出现了严重的血液反应。发高烧。
输血停止。
医院又找来了代血浆,开始为瑞冬梅输液。
输代血浆仍然有血液反应,高烧不止。
没办法,只好靠补充营养液来维持瑞冬梅的生命。
瑞冬梅由于大出血,住院抢救,奶水也没有下来。生下的孩子只能靠喝奶粉养活。她表姐一家本来就生活困难,那里负担得起。
还好,瑞冬梅昏迷了七天,到第八天总算苏醒了。刚刚苏醒的瑞冬梅,身体已经虚弱到了极点。
大夫说:“这种病死亡率极高,能够抢救回来保住命,就算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不错,没有医院的抢救,那还有瑞冬梅的命在。
医院的费用已经负担不起了。表姐一家为抢救瑞冬梅,借了很多的债。现在只好通知瑞冬梅的父母了。
出院的那一天,医院交代:不能断补血的药,不能断鸡蛋,要经常喝排骨汤、顿鸡汤之类的补品。
瑞冬梅主要是血亏、贫血。父母把她接回家后,想尽了各种办法将养、治疗。可是病情仍不见好转。
最让人头疼的问题是,瑞冬梅不能吃饭,吃了就吐,而且整天头晕、恶心、厌食、浑身无力等等。
瑞冬梅表姐家的债没有还上,家里又借的到处是债。邻里乡亲看在眼里,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把自己家鸡下的蛋,无偿地给瑞冬梅家送来。
幸亏有乡亲们的鸡蛋补养,瑞冬梅才熬到了今天。
三年,过来的真不易呀!父母请医求药不说,单是眼见着瑞冬梅一天比一天瘦,就让人揪心撕肺似地疼。
瑞冬梅的命真大,总算把许罗夫熬的出狱了。别说是瑞冬梅父母松了一口气,就连乡亲们也都松了一口气。人们都知道,见不到许罗夫,是瑞冬梅的心病。先把心病治好了,其它病症也会慢慢好起来的。
有的村里人找到瑞冬梅的父母说:
“快把闺女嫁出去吧,兴许用喜一冲,闺女的病就会好起来的。”
在父老乡亲的撮合下,许罗夫与瑞冬梅举行了婚礼。
婚礼举行的很特别,免去了很多仪式。瑞冬梅由四个人抬着担架进入婚礼现场。许罗夫从担架上抱起,直接抱入了洞房。
婚后的许罗夫压力更大了。面对心爱女人的惨状,面对入不敷出的家庭生活。二十多岁,血气方刚的许罗夫,简直憋足了拼命的劲头,可是,这劲往那里去使呢?
这天,胸中窝着火,腹中憋着气的许罗夫,来到了省城。他是为了给瑞冬梅寻找一味补血的中草药来的。
许罗夫紧锁眉头,滿面愁容的在大街上来回找寻。
当路过一家大饭店的售货厅时,发现服务人员正在上门板,停止营业准备收工了。他抬头看了看天,时间不过上午十点左右,怎么就收工了?
上前询问才知道,这是一个销售面包的售货厅。早上的面包已经卖完。下午要等到下午四点才开始卖。
服务人员锁好门,上好门板走了。许罗夫没有走。
他围着售货厅转了几圈,步量了一下,这个售货厅不低于15平方米。这么好的地段,这么好的时间,关门不营业,不是太浪费了吗?
许罗夫一边想着,一边观察路上穿流不息的人群。心想,在这里有什么东西能卖不出去?不如自己把售货厅承包下来,面包不给他少卖,再进一些烟酒糖茶,肯定要比在农村开商店卖的多的多。
于是,许罗夫找到了饭店经理。
饭店经理有饭店经理的难处。许罗夫不知道,象这样的售货厅,这个饭店在全市共有六处。面包房生产的面包,仅靠向外批发,浪费生产能力。建了售货厅自己卖,成本又太高:投资成本、占地成本、水电成本、工资成本,算下帐来,售货厅并不赚钱。
正在饭店经理犯难的时候,许罗夫找上门来了。
许罗夫把自己的想法一说。
饭店经理的脑子马上就转了几个圈。别看自己经营不赚钱,真要承包给外人,他还要狠狠地赚一把。想到这里,饭店经理说:
“承包给你也可以,不过有先决条件。你必须卖饭店里的商品。烟酒糖茶等等食品由饭店负责进货。卖出去后,按利润提成。不同的商品,按不同的提成计算。你每天的营业款,要及时交到财务科,每月给你按提成结算一以。”
许罗夫是门外汉,他根本就算不清这笔帐。什么能卖多少,一天的营业额能达到多少,他的心里根本就没底。也不知道自己承包下来后,能挣多少钱。
有一点他很清楚,就是不用自己投资。这一点最重要,如果让他投资,他投不起。按提成分红,尽管挣的少了,也一定比在村里强。只要自己延长营业时间,下功夫多卖货,一定能多挣钱。
许罗夫一口就答应了饭店经理提出来的条件。
从此,许罗夫的生活出现了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