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里偷闲:我的日常带班(一)
题记:感谢大(3)班的张老师给了我带班的机会,让我在这一个半小时中可以和孩子们亲密接触,又体验到了以往那样愉悦的感觉。
“说别人容易,自己做到才发现很难!”这句话是lg说的,那是他看到我坐在电脑前备《我发现的变化》这节课时有感而发的。是的,备课的那个时候,他这句话是我当时的感受。因为这句话,我想去教育现场,我想看看活动与孩子的距离,很久没有与孩子在一起,我是否还能判断孩子的经验?我也想去寻找带班老师的感受,这样的课程在这阶段是否适宜?平时阅读了很多的专业书籍,我想如果脱离了孩子,那也是纸上谈兵。
课程《我发现的变化》来自于园长会议上说的几句话:开学工作课程化开展,充分利用园区资源,尽量让孩子来户外活动。那刻我想:冬天离开,夏天归来的孩子,在这样背景下,他们重新回到幼儿园会发现什么?我企图透过他们的眼睛去分析幼儿园现有的资源。“发现”代表了主动学习,“变化”就是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是孩子生活学习的环境以及环境背后的防护.......为了验证,也为了寻找,我走近孩子,走进日常带班的老师!并与张老师提前一天有了预约!
话题一:梦
巡视完班级,走进大(3)班那是9点10分,这个时间段一位孩子在教室前讲故事,他斜站着讲着他的故事,其余的孩子有的在听,有的在说着话,或者是游离中。我站在钢琴边,认真地看着这样的一个场景,最终没有控制住,对张老师说:这个时间段也给我吧!我想和孩子们聊聊。
于是,我搬了一张小椅子、一张大椅子,来到讲故事孩子的身边,对他说:“来坐下来说。”当孩子们发现讲故事的孩子坐在我身边时,他们安静了下来。在这安静的间隙,我问所有的孩子:当你给大家讲故事时,发现听的有些人在讲话,你会是怎样的感受?
我继续问讲故事的孩子:你是怎样的感受?他即刻就回答:心里很不舒服。
我追问所有的孩子:他为什么心里不舒服呢?
一个穿了条形衣服的孩子举手说:因为我们不尊重他。
他的这句话所有的孩子都听到了。“尊重”,多好的一个词语!
.......
我内心窃喜,因为这样的自然问答,孩子们学会换位思考别人的感受,其实孩子的成长就是这么简单。
我接着问讲故事的孩子:想不想继续讲你的故事?
孩子说:想。
“那就讲吧,看看你的伙伴们是否会认真听?是否学着尊重你?”
讲的孩子开始认真地讲着他的故事,听的孩子认真地听着。
当他讲完,我问他第二次讲故事怎样的感觉,他笑着说:“感觉很好,我在讲的时候,大家都看着我。”
“那你的故事,来自于哪里?”问这句话的原因是:感觉他讲的故事是编的。可他却说:“这是我做的一个梦呀!”
我吃惊地对大家说:原来你还会把梦当作故事讲出来呀,那我也想把我的梦分享给大家。当我简短讲完,发现”梦”这个字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纷纷抢着要说自己的梦,我请了其中一个小朋友,他给我们讲了一个蜜蜂蛰他的梦。孩子们听得很专注,更有许多孩子想来表达。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对大家说:不如我们把梦画下来,让大家来猜猜你做的什么梦?
可是这时,有一些孩子提出了一些很有趣的想法:老师,我做的梦很长怎样画呢?
老师,我没有做梦......
听到这样的问题,我把问题抛给了孩子们。孩子们说:长的可以画成连环画,把纸折一折,一个格子里画一个内容。
至于不会做梦的,孩子们总结出来:原来有的人会做梦,有的人不会做梦,但是没有梦的可以编个梦。
你会发现:每个问题,在集体共商中,因为经验的不一样,孩子们最终都能想出一些办法,就如我的小题目,“话题”,就是孩子们提出的,他们说:我们今天交流了一个关于梦的话题。相信孩子,提供交流的平台,会给你不一样的窃喜。教育有的时候需要慢一些,慢下来听,慢下来做随机应变地处理,周日计划在孩子的需求下改变也是一种专业的成长。
就这样,我们在这样的情景中安静创作,当我们一起欣赏、猜测彼此的梦时,发现孩子带给我的惊喜太多,创意就在每幅孩子表现表达的作品中。(下次贴图)
而在集体活动前,我们没有集中上厕所与喝水,而是利用了绘画的时间段,和孩子们约定:自己观察,如果需要上厕所和喝水都可以去,但是要注意观察人数,注意彼此间隔的距离,分流进行。孩子的观察与判断就在这样的生活场景中得到发展,生活的实践场是最好的教育契机。
因为临时开会,《我发现的变化》上了一半,明天与张老师预约再给我一段时间,和孩子们继续这个未完成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