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林里的思考:我们能向森林学习什么?

这几天参加了一个《深度生态工作坊》。



这个工作坊的参加于我来说是一场全新的体验。很少像今天这样,完全没有任何期待的走进一个课堂。也许是对组织方的信任,也许是被“生态”这个词吸引,就这样对课程完全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驱车从深圳来到了广州,住进了一个农场。


第一天天的收获体验有以下几个关键词:

1、链接

今天的第一次感动来源于与大树的拥抱。

我抱着它时,感受到它的枝和根也在拥抱着我。我和树在此刻感受到一种连接,这种连接让我内心涌起一种久违的熟悉感。我们是在同一个地球上的生命体,我们本来就彼此相连,却在往日形同陌路。当我放下我的思考,安静的偎在它的身旁,我感觉它与我融为一体,没有了你和我,没有了人和树。只是一份存在。


2、与阳光“游戏”

当阳光从树叶间透过,绰约地照在落叶上,手掌在阳光间舞动,感受与阳光游戏的感觉。我和阳光之间就像两个配合默契的舞者,我们一起翻动,乐此不疲。


3、存在

当我开始与小草对话,我向它介绍我自己。我发现我用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我意识到它无法明白人类创造的这些角色或身份,无法理解我们创造的这些语言。

我只能开个头,默默看着它,与它共同在一起。它只是存在在那,有如我一样。我们无需要语言,但似乎又能彼此相连,语言会成为我们的阻碍。但当我停下语言,我们就成为同一个时空的交流对象。

我问它:“你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它默然。

“什么是意义呢?”它回答我。

“存在就是意义本身啊。”它俏皮的嫣然一笑,默默地存在在那里。



4、“我”的边界

在与同伴交流时,我感受到她的感受,我理解她的理解。我突然在思考:“我”到底是指什么?如果我们是独立的个体,为何我能如此理解对方?

我真的只是四肢所及的那个“我”吗?我与车在一起,别人碰了我的车,我会感到心痛,难道车子不也是“我”的一部分?别人弄脏了我的房子,我也难过,房子是“我”的一部分吗?

对面的人是“我”吗?我身边的一棵树是“我”吗?拂过我的脸的风是”我“吗?抑或宇宙都是“我”?

“我“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5、人与人

工作坊的同伴来自地球的各个角落,我们开始时是那样的陌生,但当我们开始交流,分享彼此 的故事,我们又是如此的熟悉。我们作为一个物种,只要我们愿意打开自己,完全可以快速的将陌生感消除。

人与人虽然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背景、价值观,或者性别,但我们就像树一样,有着底层的联系,我们相互关联,相互熟悉。我们都是熟悉的陌生人。



6、孤独

在我的生命叙事中,孤独伴随着我。我希望与人的接触,希望人际的交流与沟通。但孤独终究是人的生命底色。孤独始终围绕着一个经常独自思考的自己。

森林里每一棵大树都是孤独的。虽然可以共抗风雨,但终究所有的风雨虫害都得独自去体验,独自生长,独自老去。但他们在地下的根紧紧相连,他们对抗孤独。

也许对抗孤独的只有内在的连接,与他人或其他生命在内心的相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阳光刚刚好,真真正正的照亮了每一个角落。太阳在正头上,他解开背后印着“城市环卫”的橘黄色马甲,坐在绿油...
    帝邺阅读 428评论 1 0
  • 在树木图的旅程当中,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第19站,进入第三个模块的学习。第三模块是对之前第一和第二模块的深化。第一模...
    杜永曦阅读 682评论 0 0
  • “追梦,不会成真的梦,忍受,不堪承受的痛,挑战,不可战胜的敌手,跋涉,无人敢行的路,改变,不容撼动的错,仰慕,神圣...
    听海风吹的声音阅读 2,933评论 0 2
  • 校园是美丽的。 每一次在校园中散步都似乎有种不一样的感受:校园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变化,以至...
    一门桐梓阅读 1,073评论 0 4
  • 顾漫:向来缘浅,奈何情深。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 01 阳光海岸咖啡馆,幽暗静谧,吧台下面是个巨大长方体鱼缸,锦...
    小兵写作业阅读 2,895评论 38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