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那么几个看不惯先生,从早上起床,他们就开始寻找可以发泄的目标。
上班路上,有人与他擦肩而过,他会大怒:“你怎么走路的,不怕被撞死啊,活得不耐烦了?”路人感觉莫名其妙,吓得赶快走掉。
中午吃饭,同事打的饭没吃完扔掉,他会默念:“浪费粮食的人真是没一点素质,我要是你妈,都想抽你几下。”同事不知所措,悄悄地问旁边的人,他是不是神经病?
下班回家,看到路上穿得清凉的女生,他会鄙视:“大晚上穿着么少在街上晃悠,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女孩儿,哪天,遇上流氓,你就哭吧!”小姑娘赶快低头走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怕他又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
看不惯先生们对身边所有的人和事都看不惯。他们看不惯别人浪费;看不惯别人节俭;看不惯别人我行我素;看不惯别人八面玲珑……
01
我是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心理学中有一个“虚假独特性效应”,是说人总是习惯高看自己一眼,低看别人一等,尤其是身边熟悉的人,以此来满足提升自我形象的心理需求。
因此,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看不惯的人和事,比如看不惯别人虚伪做作,看不惯别人斤斤计较,看不惯别人财大气粗,看不惯别人游手好闲……
虽然,别人的这些行为从逻辑并没有对我们产生什么直接影响,但我们似乎就喜欢看不惯。常常以自己的喜好和直觉去生活,不喜欢一个东西就把它贬的一无是处,永远认为自己是对的。仿佛自己是要做救世主一样,把他们错误的行为给掰过来。
可等到时过境迁回过头来发现,自己一无所知还对别人指手画脚,那时的自己无知又幼稚。
有人说:"看不惯是这个世界上最匪夷所思的事情,用通俗的话就是:他怎么样,关你什么事。"
宋小宝有句经典台词:“讨厌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这句话虽然是搞笑的,但是细细品味之下,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相当深刻的处世哲学。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无论你愿不愿意接受这一现实,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少那种因为自己无能而看不惯别人的人,他们从来不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一旦别人做成功了,他就各种鄙视……
我有个朋友在一家公司担任市场部经理,她人长得漂亮,工作也很努力,进入公司后,为了赶上项目进度,加班是家常便饭的事,有一次她跟我说,经常做梦睡觉的时候都会梦到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很快得到老板赏识,入职半年就连升两级,工资也随之水涨船高。但随之而来的不是赞赏而是流言蜚语。
比如她给老板当秘密情人,老板才给她升职;又或者她攀上大客户,靠关系上位。
但无论公司舆论怎样,朋友依然坚持好好工作,业绩不断的往上涨,工资翻了好几番。等到那些看不惯她的人回过神来,她已经成了部门领导。
很久以后,朋友跟我说:那段时间过得好委屈,很辛苦,但我就喜欢他们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有人称赞,就一定有人骂。有人喜爱,就一定有人看不惯。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和一个自我建立的世界。谁都不必去强求别人按照自我的价值观去要求。
02
看不惯别人好,自己会更不好
王路曾经说过,我们需要从讨厌的人和事物上,发现自己的匮乏。但这一点,做起来实在不易。
对立的“双重标准”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于自己或亲密的人是一个标准,其他人是一个标准。比如考试失败,自己是发挥失常,别人是理所当然。
得意时,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顺眼,失意落魄时,只要有机会也会去做那些自己曾经不屑的事情。
在娱乐圈中,范冰冰的演技一直受人诟病,很多人说她是“花瓶”。金星有次在节目中就指出范冰冰应该去塑造一些有质感的人物:“别整天‘马震’、‘牛震’,要不然,等老了的时候,人们想到的只是广告和金锁。”
在外界看来,范冰冰没什么作品,还爱炒作。可她却淡定的表示:“我能经得住多大诋毁就能担得起多少赞美。”
其实,我们没必要整天把矛头对准范冰冰,她真的没有做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事。就像她本人也说过“长得好颜值高的人挺多的,但是如果没有坚持和努力,根本不可能成为范冰冰,所以范冰冰只能有一个。”
不得不承认,范冰冰的确挺励志的,有野心就去行动,不管外界的声音,比那些想求名求利还要自诩单纯无害的白莲花绿茶婊强太多。
想起王小波说的那句“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我们把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当成了全世界的中心,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这么做。只要有所不同,就是错的,就肯定会有不好的下场,就该被看不惯。
生活中,人们很喜欢以自己的喜恶、观念、情绪、欲望来判断别人,认为他人也有和自己一样的特征。
你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你应如是。
所以,时时处处看不惯的人,实际上是在用看不惯为自己的心构筑了厚厚的城墙,围在里面的你出不去,挡在外面的人进不来,你的天地如此窄仄,天长日久,你就真的变成了那只井底之蛙。
03
存在即合理,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1936年,鲁迅去世,一位女作家给胡适写了一封信痛骂鲁迅,胡适给她回信说:鲁迅先生固然批评过我,但是我对你这个态度,深表遗憾。“我们爱一个人,我们不能万美集于一身;不喜欢一个人,我们不能万恶集于一身,我们要就事论事,方有持平之论。”
上学那会儿,我们如和尚念经一样背诵《论语》中的这样几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退而内自省也”。
那时候的我们阅历尚浅,不曾理解这些话背后的深意;等我们踏入社会,当巨大的差距摆在我们眼前,我们却有意无意地选择熟视无睹,甚至干脆选择逃避。
直到有一天,你不得不承认,那些你看不惯的同学同事,各个活得风生水起,你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终于,他们成为你羡慕却永远够不到的人。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所有人都想要咬紧牙关,一路前行,努力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标准。
我不完美,可你也一样。
有句话说的好,存在即合理。这个世界但凡有生存空间的,即使是一只苍蝇、蚊子,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每个人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生长环境都大相径庭,做事风格当然也不尽相同。除了大是大非的问题,其实并无好坏之分,只是习惯之别。
年纪轻轻,哪有那么多看不惯,尤其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要么,你把嘴闭上;要么,你站我面前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