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如何愉悦地养孩子(一):让自主与自律的花朵绽放在孩子心中》,我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与自律意识来探讨,这一篇我将从妈妈的心态这个角度来探讨。
一、没有完美的平衡,只有学会融合
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平衡,但是可以通过融合的方式来达到相辅相成,从而形成和谐的状态。对于妈妈,尤其是职场妈妈,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好好工作,还希望实现自我保留自己的兴趣,肯定会有顾此失彼力所不逮的时候,但是融合最根本的内核是积极和乐观的心态。用《Lean In》的作者Sheryl Sandberg所说的话:“完成本身比完美更加重要。” 生活上的多重角色要求我们对时间上进行更科学效率的规划与统筹,这对自己既是挑战,也是一种锻炼。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在逐渐实践和修炼。
首先是看书,孩子看的同时,自己也可以看,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很多人问我有了两个孩子之后为什么还有时间读书。主要分两个时间段,一个时间段是孩子们睡下之后,另一个时间段是孩子阅读我也阅读(出差路上我也会读书)。床头会放着我们两个人的书,阅读是我们共同的乐趣。所以孩子早早会自主阅读对我们两个都有莫大的帮助,也带给了我一定程度上的自由。虽然这都是碎片化的时间,可是日积月累下来一年也能看不少书。
健身。做妈妈的身体状态很重要,必须要学会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孩子。我现在每周会健身一次,我特意挑选了那种小而美的健身工作室,而不是大的健身房,这样可以带着孩子。里面有个小画板,我健身的时候恬恬会写写画画。她现在划船机和椭圆仪也玩得很熟练。除此以外,我还会和孩子一起学唱歌。我会尽量安排一些我能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这样能够彼此兼顾。
除此以外,养孩子本身也能给父母带来一些心态上积极的改变。比如通过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能让自己变得更有好奇心,更有耐心和同理心,就好像自己又重新成长了一遍。我周围的朋友都觉得我有了孩子之后更加的淡定从容,也更加学会了为别人去考虑,我觉得这些都是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习得的。所以说个人成长与养育孩子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它们是可以形成正向循环的。心态决定了一切,聚焦那些好的地方,它就越来越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二、用丰盈的心态养育孩子
1、不要有太多负罪感
很多时候是负罪感压垮了女性,我们总希望面面俱到,可实际上孩子并不需要面面俱到的妈妈,我们的不完美恰恰给了他们独立成长的空间,他们总有一天要离开我们去学会自己成长。我觉得不管是职场女性还是全职妈妈,自信并且快乐着,就很美。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很好的状态,一个真实的状态,而并不是所谓的完美。
2、兴趣爱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不要把兴趣爱好当成攀比的方式,不要将它功利化。孩子喜欢的,同时也在父母经济和精力的承受范围之内的,就是一种可以持续的兴趣爱好。毕竟我们培养孩子兴趣的初衷是为了让孩子陶冶情操,让他们的生活更丰富。
3、欣赏孩子的优点,接纳孩子
接纳并不代表无原则的赞美,而是去欣赏和鼓励,去看到Ta的独特。再糟糕的孩子都有优点,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更不要用缺点去羞辱孩子,因为孩子也有自尊。欣赏孩子的优点,相信自己的孩子,会让孩子对自己更有自信。你要相信“相信”的力量,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用鼓励的方式去充分挖掘他们生命中的可能性,也许最后会带给你意外的惊喜。同时孩子也会因为我们的信任而收获人生中的价值感和归属感。毕竟“被看见”是每一个孩子的渴望,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自信的孩子背后,都有接纳Ta的父母。
4、培养孩子终身成长的心态(growth mindset)比暂时的成功来得更重要
最近看了《终身成长》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里面提到有不少名校出身的孩子在成功光环的笼罩下反而更惧怕失败,变得畏首畏尾不敢尝试,他们害怕失败会令他们丧失掉“成功”的标签。可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想要的是不畏艰险不畏挫折坚强勇敢的孩子。毕竟没有任何人可以一辈子顺风顺水,人生的路很长,需要面对的事情很多。成长性思维比暂时的成绩来得更重要。
5、拒绝不必要的焦虑
焦虑的根源是对孩子有过多的期待。很多事情都是顺其自然,静待花开,毕竟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孩子终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他们的成长规律。所以在育儿的这条道路上,不用把双方弄得都很焦虑疲惫,毕竟我们养育孩子是为了让生命更加美好,而不是更拧巴,回到养育孩子的初衷,同时也给与孩子多一份耐心和信任。
我非常喜欢蒋佩蓉老师的一本书,题目叫《丰盈心态养孩子》,她养育了三个儿子,性格迥异,心志也各有不同,她用她的接纳去包容每个孩子的特性,也会在孩子十分疲惫的时候给他们一个break, 让他们重新调整到人生正常的轨道。生活就是这样快快慢慢,我们既需要风雨兼程,也需要时不时停下来欣赏路边的风景。我们期望成就的,是鲜活的生命和旅程。
6、教育的内核是爱,而不是金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教育的起点不是金钱,终点也不是成功》,十分认同。在现代社会,养孩子远比以前更精细化,我们总是担心自己给不了孩子足够好的条件或者生活,但其实父母的品格和爱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无法替代的。有一本绘本叫《爱看书的男孩》,男主人公亚伯拉罕林肯出身贫穷,一个拓荒者的孩子,他的亲生母亲早逝。但不管是他的生母还是他的继母,都勤劳善良淳朴,鼓励他去看书学习。虽然他的父母都没有上过学,林肯却从父母那里继承了坚韧的品质,通过自学学习了法律,掌握了文字的力量,在竞选的道路上屡败屡战,从而成为美国第16任总统。
最后,我想用《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里的一句话来结尾:“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接纳自己的孩子,也是接纳自己的过程,我们都会有优点和不足,只要用积极和丰盈的心态去面对,彼此接纳,才会实现孩子和自己丰盛的生命。让孩子因为爱而变得果敢坚强,让我们的爱成为他们成长和前行坚强的后盾,成为他们面对这个世界的底气,从而开拓更广阔的生命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