煜峰,煜菲:
我亲爱的孩子,今天是2023年正月初二,也是一年一度回娘家的日子,虽然外婆家就在我们楼下,虽然每天都能见面,但仪式感不能缺少,否则生活将慢慢失去意义,所以请你们记住,妈妈需要也希望生活中有仪式感,你们每一次精心为妈妈准备的“礼物”,妈妈都感恩在心,在这里谢谢你们,也希望你们能继续保持生活的仪式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而不是为了生活而生活,所以努力学习,让自己拥有学习力,在生活面前,我们将有主动的权利,在困难面前,我们将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今天妈妈做了一件在所有人看来都是错误的事情,那就是在正月初二大家欢聚一堂的时候惹外公外婆生气,外婆说“你听我说完,然后从这个门走出去就不要相认了。”此时的妈妈很难过,一为我惹父母伤心而难过,二为自己不被看见,或者得不到父母的“爱”而难过。
外公外婆倾尽全力给我和舅舅他们能提供的最好的物质生活,外婆说“从小到大,学校捐款我有让你比别人少过吗?你生活在这样的家庭还不满足!”从小到大,我为了“还债”努力成为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我用乖巧懂事换来了父母的“爱”。我也一直确信我父母爱我,只是这份爱似乎有点不能靠近,我不知我给你们的爱是否也让你们有这种距离感,如果是,妈妈很抱歉,同时希望你们能提出来,我希望我们的爱没有距离,而且这份爱得能给你们带去力量,而且能温暖到你们的内心,真心希望妈妈有做到,如果你们感觉不到妈妈的爱时,请你们一定提醒我!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外婆同意让我嫁给爸爸,是因为“明知道女儿嫁入这个家庭将会辛苦一辈子,但担心伤害别人,也怕被别人说闲话,反正都是她的命,所以就这样了。”在妈妈听来,先不探讨嫁给爸爸幸不幸福(当然这点你们能感受得到),一下子让妈妈觉得,在外婆眼里,我就是一件为了满足她“面子”的工具,女儿在很多她认为理所当然的事面前显得轻飘。在嫁给爸爸之前,或者说在嫁给爸爸后的六年里面,我都还是那个“听话照做”的孩子,外婆希望我大学入党,我大学入党了。外婆希望我不要在大学谈恋爱,我拒绝了;外婆希望我毕业后就能嫁人,于是她看中了爸爸,说可以我就嫁人了;外婆说卖点爸爸买的那套没有电梯又拥挤的小套房,于是我不管爸爸的感受决然低价卖房……所以如果你们能理解妈妈一路来对外婆的信任,可能也就不奇怪妈妈今天晚上的反常反应了。妈妈希望得到的“爱”不是物质生活的满足,不是讨父母开心,不是听话照做,而是学会尊重,尽管妈妈一直保持学习的姿态,一直紧跟时代思想,但还是会担心有一天我也坚持自己错误的观点而带给你们压力,你们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也要有敢于表达的勇气,虽然我是你们的父母,但我们是平等的,当我的思想匹配不了你们生活的时候,请勇敢地提出来,只是需要正式的场合,平静的语气,就像我们开家庭会议一样,所以妈妈今天的“闪光点”就是我有勇气表达自己,尽管造成了互相伤害的局面,但我当场道歉了错误的行为,也有勇气承担我造成的伤害。所以接下去不管你们面临什么问题,如果你们有勇气承担,那就大胆去尝试吧!
现在的妈妈在外面是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有点小成绩,但在我的原生家庭里面,妈妈始终没有“位置”,不被看见,不被“爱”的感觉让妈妈有时会很脆弱,也很烦躁。我找到了原因,不断学习找到修复的方法,结果说得头头是道能影响他人却走不进我家人的心,我很努力地修复和我父母的关系,当我敢大胆向外公外婆正面表达“我爱你”时,却仍然得不到回应,当我向我父母诉说着我拥有的成绩和预计的目标时,我的父母让我没做成的事不要先说,要学会低调做人;当我在他们面前开心畅谈时,却被时刻提醒“快到快四十的人了还什么都不懂”;当我想以他们爱我的的方式(物质满足)同样回报他们爱的时候,却一次次被拒绝。对妈妈来说归属感很重要,因为在原生家庭里面感觉不到归属感,所以我就越想得到,像之前因为回岭北被“关”家里和爸爸闹,从小孤单太久喜欢热闹,喜欢被看见等都是因为没有归属感导致的后遗症,妈妈希望你们自身拥有力量,不用向外索取,这份力量希望妈妈有给到你们。
孩子,做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恭维别人而委屈自己,但做了就要敢作敢当。
孩子,做你想做的事,但要有计划有方向,做了不管结果如何都不要后悔。
孩子,做你能做的事情,一步一步往更宽广的地方去,别左顾右盼,多点勇气和魄力,让思想更自由些。
你们的妈妈
写于2023年正月初二 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