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教的数学》这本书建议在看完《妈妈教的数学》之后在看,一边看一边算,等到孩子上学了在拿出来看看,每次都会有很多收获。在育儿的过程中,看了不少公众号的文章,越发觉得那些都是片段的知识,形不成系统,还是要自己去看相关的书,才能真正明白应该怎么做。读完爸爸/妈妈教的数学这两本书,心里除了觉得有趣之外更多的是踏实,因为它交给你了在生活中实操的步骤和原理,让你能清清楚楚地明白每个阶段每一步该怎么做。
下面是我读完感觉比较重要的话:
1、这是我童年时期学到的最重要的课程,那就是采取任何行动前,先要充分地思考。
2、儿童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变化阶段,就是从9岁到12岁这一时期,孩子不再是以行动的方式开始模仿周边世界了,比如走路、跑步、踢球、爬树,都是以触觉行为先导的,孩子从行动中体会到与外界事物之间的互动,以及外界事物反应的规律。到了9岁以后,孩子开始通过视觉学习,也就是通过文字的形式来探索外界,那么形式就要开始变化,不是先行动,而是先书写,把要采取的行动写下来,或者把采取过的行动写下来。
3、写日记就是这样的。这样做符合这个阶段的大脑发育节奏。大脑形成的过程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接受运动信息,并模仿;
第二阶段:接受规律信息,并自我解释;
第三阶段:接受结构信息(就是课本上的知识),并尝试使用;
第四阶段:加工一切信息,并形成见解。
9岁开始进入第三阶段,会一直延续发育到18岁。这个时期,重要的做法就是训练孩子使用文字,描述看到的事情。写出自己的行动,并尝试用文字的形式把所想的事情写出来,看到写的字时,大脑还会再过一遍,也就是初级加工。
4、如果每个孩子的成功都需要一把钥匙,你就需要知道这把钥匙在哪里。一个人是否能取得人生的成就,至少要到30岁才能够有一个感觉。那就不要计较10岁的时候考试成绩如何,应该计较的是做过的题目是否真正懂了,这是钥匙,每个题目的解出过程是不是都有严谨的步骤,每一个步骤是不是都能够揭示出信息,这些信息是否能够进一步与最初的想法核对上。这才是钥匙。
5、着迷现象背后的大脑原理由三个环节构成:
第一个是吸引力,通常都是依靠视觉建立起来的;
第二个是好奇,通常都是从这个事物的多变性、可控多变性中建立起来的;
第三个是尝试,体验各种变化,主动尝试不同的组合、不同的顺序。
以上这三条,可以让孩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厌其烦地从事那件事情。在这个长时间的过程中,大脑皮层会渐渐出现三个变化:
第一个,神经元之间建立了更加广泛的连接;
第二个,髓鞘发育加快,变粗、变长,对神经元的支撑以及“燃料”的供应更加充分;
第三个,大脑整体同时活跃的区域范围加大。
用通俗的话来讲,着迷是开窍的前奏。开窍就是一个孩子一下子明白了以前困扰着他,让他不懂的事情,而一旦明白了,就能瞬间明白好多事情,并彻底弄懂了,能够推演,能够使用,能够自如结合不同场景的不同情况。这就是开窍。
6、人的身体长大需要时间,大脑的智力开窍同样需要的是时间的积累。
7、一个人数学思维的酝酿过程由三个核心的特点,一是要慢,二是要用图形,三是要持续想。
8、当初我对数学的兴趣来源于长时间的想,长时间有人一起讨论,长时间尝试并能够通过努力达成目标。
9、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影响的就是0~12岁阶段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父母提供的生存条件,孩子成长过程中国的心理建设、精神发育、性格形成、智力基础等,这些都源自父母与孩子的对话,对话是环境影响中能占到50%以上的一个环节。
10、隐藏的数学是什么?就是交谈的话题。话题中有视野,视野带来思考,思考形成性格品质。学习数学需要一种品质,这个品质就是专注、执着、长时间存疑。不放弃地想啊,想啊,人生的路,也就想出了眉目。
11、9岁以前,应该重点发育的脑力是数感、空间感、乐感、协调感,让大脑能够全面发育,对身体各个部分进行控制,这是智力的一个核心基础,在控制的过程中,从反馈中形成对世界的认识。数学在智力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激发大脑熟悉数字、熟悉规律、熟悉关联、熟悉因果……通过数数儿,通过数列,通过加减乘除的运算,通过各种与生活相结合的数学运用,包括路上的时间、书包的重量等,通过各种深入的结合,推动大脑皮层的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