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步大学研究生群里,有人说一岁之前引导宝宝读书是非常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在幺幺身上,我亲眼见证小月龄婴儿也可以非常热爱阅读这件事。
幺儿现在一岁两个月,每天阅读的时间超过一小时。会自己到书架上挑选自己想看的书,放在床上,然后小手拍拍凳子,表示让你坐下给她讲故事。书架是放在我们的卧室,幺儿经常是一醒来,就会指着书架,“哦哦哦哦”,表示要拿书来。或者直接说“爸爸爸爸”,这是要讲《我爸爸》,这本书现在稳居幺儿阅读兴趣排行榜第一名。有时候,幺看到我们拿手机,也会哭着要玩,这时候,转移她的注意力最好的方式就是拿书来。
在阅读的时候,幺会有很多跟我们的互动。比如说读《我爸爸》,几乎每一页她都可以参与进来。讲到“我的爸爸什么都不怕,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幺儿会学着图中爸爸的动作,高高举起一只手,把大野狼赶走。读到“爸爸游得像鱼一样快”,她会两只手臂在胸前摆啊摆,表示游泳。看到高空绳索上的袜子,会拿着我们的手指点啊点,说“袜袜”。爸爸和大力士摔跤,幺就会喊“加加加加”……书的最后,看到爸爸抱着宝宝,她也会转过头来和我们拥抱。我和幺爸经常会感叹,一个这么小的小人儿怎么会好像什么都知道了!
这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回头看看,好像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月子里,给幺儿看黑白卡,她就会眼睛跟随,接下来两个月左右抱她看贴在墙上的彩色卡,她对图上的金龟子特别感兴趣,一看到就会“哦哦哦”地跟她说话,百试百灵。
三四个月,布书可以拿在手上玩了。因为布书一抓还会发出声音,很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五六个月,给她买了一套猜猜看的小纸板书。她居然能够很专注地听我讲,这让我挺兴奋的。接下来,我在她一出生就囤下了的《东方宝宝》绘本就正式启用。
《快点快点》是一本黑白图案绘本,为了吸引小幺,我开始讲的时候可谓使尽浑身解数,每一种动物配上不同的音调,还配上一些手势动作。幺真的可以始终跟随着我把整本书听完,这让我很受鼓舞。接着就是《大狮子》《小蚂蚁》《小猴子》系列,这些书都为把小幺引进阅读大门立下大功。
我还发现翻书是一件特别锻炼手指精细动作的事。《偷偷往里看》这一套幺最喜欢《夜晚》,当8个多月的小人可以用她的小小手指把书里的小门小窗灵活的开开合合,我都要惊呆了。
幺看书的时候能跟我有互动大概是从看日本绘本大师米津佑介的洞洞纸板书《别哭了》开始,每翻到一页,看到动物们夸张地咧开大嘴哭脸的样子,幺儿也学着我摆摆手,表示“别哭了别哭了”。后来这样的互动越来越多,给宝宝讲故事就是很享受的一件事了。
翻动物卡片也在很长时间内是每晚睡前的固定节目。几十种动物要让宝宝有印象,我调用了带姐姐时学会的所有儿歌(话说,韵文就是这么神奇,17年了还能张口就来),没有儿歌的随口编两句。幺有耐心一张一张看过去,还能按我的建议,把看完的每一张卡片放在一起,不乱丢。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只要看到她认识的动物,她就会有节奏地摇晃身子,这是给我指令:快唱歌。该唱哪一首,她心里门清。这你可不能糊弄她,有时候,我故意唱错,她就会“嗯嗯嗯嗯”着急地表示抗议。有时候,她摇摆起身子来,我却不知道该唱哪一首,唱一首,不对,“嗯嗯嗯嗯”,又唱一首,还不对,小幺同学眼巴巴看着我,急得要哭,妈妈赶紧仔细观察周围环境,看有没有熟悉的动物,然后赶紧换歌,终于唱到她想要的那一首,这才满意地跟着我的儿歌旋律摇摆起来。
现在幺儿常读的书大概有个三四十本吧,我给幺儿买了一个小书架,已经装得满满的了。幺儿会走路以后,要读的书就不再完全由妈妈决定,可以自己到书架上挑。
给宝宝买书也挺不容易的,添了一些新书发现都不适龄,留着以后看吧。我发现现在这个阶段,宝宝还不能理解太多故事情节变化,所以故事性强的书还不感兴趣。小龄宝宝读书最爱重复,每一本都可以读上很多遍,所以对书籍更新的要求并不是那么高。
给幺儿读书这件事,除了培养孩子对书本的亲近,对我们母女来说还有重大意义。幺儿九个多月,我就因为腰椎手术不能抱她。我们的亲子关系很大程度是在读书唱儿歌的过程中建立。有三个月我几乎都在卧床状态,但因为有了书,我仍然是她认识世界最重要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