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大的本事是阅读,拥有它,迟早会成为人生的赢家;如果你能读大量的书,且与人交流,你几乎可以学会任何东西。”-马斯克
前几天带孩子去上课,路上他跟我说“妈妈,真是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啊,你看我用我看的这本书打死了一只蚊子!”我在前面开车,他坐在后面看书,冷不丁冒出这句话,觉得挺好笑,又很有意思。
张爱玲说:“你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等时间长了,那些细枝末节的你都忘了,剩下来的就成了你的素质。”
董卿说过,读过的书不会白读,它会在未来的某一个场合帮我表现地更出色。
读书使人明智,你会变得更包容,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
花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读完了《废都》,初读前半部分感觉就是一个男人和N个女人之间的故事。当深读下去,了解了书中的一些人物角色,他们就生活在我们的现实当中,读完后,仿佛理解了很多人。
牛月清作为庄之蝶的妻子,任劳任怨,贤妻良母的形象。在婚姻里,几乎没有任何过错,为家庭一心一意,但依然遭到丈夫数次背叛,头顶一片绿,直到最后对婚姻失望至极,选择离婚。
赵婉儿这个靠形象和大腿吃饭的女人,背叛丈夫选择和周敏私奔,又和庄之蝶数次暧昧,最后,被丈夫抓回去关小黑屋。
柳月,庄家的保姆,一个偏远贫困地区的小姑娘,对作家崇拜至极,也献出了自己。最后嫁给了市长家的残疾儿子。
牛月清,安分守己,勤勤恳恳,大多数女人的代表。赵婉儿时刻想走捷径,贪图荣华富贵,又想不劳而获的女人,现实中也有。柳月用自己的幸福换来一生权利富贵,也是对生命的一种等价交换,没有值不值,只有自己愿不愿,依靠婚姻,改变了自己的阶层,改变了家人的命运。
书中很多人都是现实中的写照,读他人人生,看人间冷暖。不批判,所有的选择都有理由。允许别人做别人,允许自己做自己。
读书对生活充满期待和希望
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开始以为是一部复仇记,但又不是一本简单的复仇记,它给几千年来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带来了任何挫折都不能削弱的希望。
年轻的水手埃德蒙.唐代斯因为遭人嫉妒被陷害,在和未婚妻订婚的当晚,被警察带走,草草审训后,就被关入地牢。在地牢里度过了人生最难熬的14年。
幸运的是在狱中遇到了一位博学且拥有巨额财富的神父。因为这个老人也改变了他狱中的生活,神父教他各种知识,教他贵族社会的规则和礼仪,最后还把巨额财富的埋藏地点告诉了他。当神父去世后,他趁机逃了出来。
出狱以后,他好像践行着上帝的意志,惩恶扬善。他一一找那些曾经陷害过他的人报仇,每一个仇家最后都受到了上帝的惩罚。菲尔南这个曾经把诬告信交给检查官的人,娶了他的未婚妻,战争过后因为侥幸获得了爵位,在被揭穿后选择自杀了。当年审判他案子的检察官疯了,那个挑头陷害他的银行家破产了。
曾经帮助他的船主,濒临破产,埃德蒙.唐代斯及时出手多次相救,船主最后保住了荣誉。水手最后把巨额财产给了船主的儿子,带着心爱的人走了。给年轻人留下了一封信:永远也不要忘记在上帝肯向人类揭示未来之日到来之前,这两个词就涵盖了人类的全部智慧:等待和希望!
唐代斯在黑暗的地牢里度过的那14年,恶劣的生存环境是次要的,最要命的是一个人在这种环境下,靠什么信念活着。
无论遭遇了什么样的坎坷和不幸,先接受,积蓄力量,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希望。
读书永远是照进现实的一道光。你觉得自己很富有了,可能比你富有的多的是;你觉得自己很苦了,可能有很多人比你还苦。只是你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未曾感受得到。
去读书,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不如身教。
你一边拿着手机刷着小视频,一边训斥孩子一天天离不开电子产品。自己从来不读书,却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余华有本书叫《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里面有提到:一个人成长的经历会决定其一生的方向。
父母的高度决定孩子的起点。如果,父母高度不够高,那就借助书的阶梯把孩子托举起来。
看清生活的真相,并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
我们不可能去体验到所有的人生,但可以跟着书本去看世界,看人间冷暖,知智慧人生。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命运。
多读书,总是好的,机会总是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
不读书,有且只有一种人生;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