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作业
1. 对于有兴趣接受如何在艺术创作时增加敏锐度训练的同学,请思考为什么你一定要非常专注于体验式学习?包括专注体验不同的艺术材料,以及积极投身艺术创作实践中?
敏感是一种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较为快速,内心的觉察较为敏锐的一种表现或者能力。敏感在心理学中常常与共情(empathy)联系在一起,共情,我们有时也简单称为换位思考,是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能力,对来访者的共情是帮助来访者的基础,艺术治疗不同于一般的谈话治疗,治疗者一般需要基于艺术对心理的投射,分析来访者艺术作品或者观察来访者艺术创作过程,站在来访者的角度思考,体会来访者的情绪、想法、立场和感受,并最终帮助来访者更好的认识自己并解决问题。
就我个人理解,艺术治疗者应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创作的基础,对常见艺术创作形式、过程及其主要创作方法应有普遍深入的了解、体验,对艺术作品要有一定的鉴赏和解读能力,也要能对常见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艺术体验对其心理的映射有一定的觉察,并能够针对不同的心理服务需求,提供不同的艺术体验解决方案。因此,艺术治疗者在艺术治疗中,提供的是一种桥梁和连结作用,因此,在艺术治疗中,核心起作用的因素是对于艺术作品和艺术创作的敏感度,而不是精通于某类艺术形式的表现技巧或者具有高超个人的艺术创作能力。大概这也是非艺术专业可以进行艺术治疗学习的可能吧。
对于课程中提到的在艺术创作时增加敏锐度训练,以及非常专注于体验式学习,包括专注体验不同的艺术材料,积极投身艺术创作实践,是建立艺术与心理投射之间的联系的必经阶段,尤其对于非艺术专业学习艺术治疗非常重要,且难以逾越,更需要专业体系的带领和引导。
2.在你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对于指导性和非指导性这两种工作方法,你有觉察到自己被唤起,或者你是否注意到自己更倾向与哪一种工作方式吗?可以举例说明,分享你自己的作品和创作经历。
目前我刚开始从事艺术治疗学习,在艺术创作实践中,我选择入门的是“禅绕画”和“涂鸦日记”,这两种创作形式恰巧可以对应指导性和非指导性两种工作方法。在这两种创作的学习和实践中,我明显觉察到自己被唤起,无论是作画过程还是作品都能明显并准确地反映出我当时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对于自己是否倾向于选择哪一种工作方式,可能需要基于不同来访者的需要,并结合艺术创作表现方式,才能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如禅绕画,就比较适合基本无绘画基础,内心焦虑的来访者,通过学习可以稳定情绪,降低焦虑;又如涂鸦日记,对于有一定精神分析需要,想了解自我内在想法感受和情绪反应的来访者,通过来访者与治疗者沟通确定主题和创作方式后,由来访者在非指导工作下阶段性持续作画形成涂鸦日记,最后通过治疗者和来访者协同对涂鸦日记解读达到治疗的目的。
禅绕画可以看作一种指导性的工作方法,这种画法有具体的绘画方式、材料、表现方式,甚至具体呈现载体、签名和记录也都有规范。对于绘画零基础的来访者,具有较为细致的指导性,比较容易上手。禅绕画是一种线描艺术创作形式,其特点是画者先通过学习各类基础图案的解构画法,将复杂的图样效果解构成规律重复的线条,然后再结合或者扩展基础图案进行再创作形成自己的个人线描作品,这种绘画方式充分利用了规律和重复产生的心流,具有缓和平复情绪的作用。附件为我最近画的一幅禅绕画作品,这幅画在我去看望我的一个亲戚后完成的,这个亲戚她先生在这次疫情隔离在家中突发心梗,未得到及时抢救而离世,事情太过突然,从亲戚家回来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于是产生了想画禅绕画的想法,我特意选了一张大的圆形纸,希望能利用圆形的治愈作用,以及拉长绘画时间,让内心平静。画了1个多小时,我内心平静下来了。再看我的画,也能感觉到画中的焦虑和不稳定,如线条控制力不够、部分图案重复时粗糙,而且选用红色进行着色和点缀。通过这次禅绕画的练习,我可以感觉到了我的焦虑通过绘画释放后,内心得到了平静。这就是艺术治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