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教育就是带领一群学生经历不完美的过程”。今年是我在班主任岗位的第二年,我仍然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新手班主任,但是似乎失去了“新手光环”新鲜感,有时工作会感到很无措,尤其面对不学习的学生。 所以,我常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一个好学生,要具备什么条件?”
九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是新生入学的九月,是众多孩子梦想启航的九月。记得刚接班的时候,还暗自庆幸,我这班娃多好呀!时间一长,班上总有那么几个“特殊生”,自制力不强,调皮捣蛋,尤其各科作业迟交,背诵任务完不成,做事拖拉……经常使我感到身心俱疲。其中,有个学生“好动聪明”,不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走路蹦蹦跳跳……于是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不爱学习,不是一个好学生……在我的疑惑中,我也在反思自己,为什么自己不再观察观察他呢?于是在后面的上课时,或者平时活动时,我也在慢慢观察他,终于我发现了他的“不一样”。比如上课提问他或做题指导他,他会更积极的学习, 不会去故意破坏课堂纪律。再比如校园遇到他,即使距离很远,他也会跑过来,很热情的对你问好,如果你没听见或回应他声音小了,他就一直问好,对于这样的问好, 让你忍俊不禁。还有他很喜欢助人为乐,留他值日他也没反驳过.....终于我也发现了他的优点,他只是不爱学习, 爱偷懒一小会,但他也可以是一个好学生,他做事积极,尊敬老师,助人为乐等等。所以当我再看待他上课扰乱课堂纪律这件事时,我有了不同的猜想,他可能只是想引起老师的关注吧,那上课多关注一下他,结果可能会不同,果真他减少了扰乱纪律的行为。
所以,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吗,不爱学习学生就没有优点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老师不应该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在教育教学中,要接纳和包容学生的全部,正视学生的不完美,善于挖掘学生的亮点与优点,及时的给予学生肯定及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