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是个大染缸,把人染黑,染白,染的五颜六色。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把人的感情换成勾心斗角,利益至上。对于那些性格文静,内心中往往很怯懦的人来说,社会只是一个背景,而自己却是活在背景中的一点。遵守着社会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把内心的真实藏在表面的漠不关心下,一有人说起,往往又吐露出自己内心的真实。可能是往事,可能是憧憬。社会的大染缸,并未把这些人染成别的样,依旧洁白,依旧是那么单纯。
我见过那样的人,在某一瞬间我内心产生了同情。同情遭遇,也同情其未来的日子,想象着其以后的日子会如何。前几天,我遇见了她,知道了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人。 突然走进来一个姐姐,我一时间懵逼。后来,才知道那是过来帮忙的。她因为所在的工厂没货,被借来帮忙两天。在被借来帮忙的两天中,我了解了很多关于她的事。 她出生在四川,家里只有一个奶奶,一个爸爸,一个姐姐。她妈妈在很小的时候和别人跑了,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句古话一点也没错,没有人会为了你耽误自己的好日子。她对她母亲的感情也因为不在身边慢慢的淡化。她们姐俩都是奶奶一把手带大,最疼她的是她的奶奶,上下学都是奶奶一手接送。而她的爸爸也得因为生计到大城市去打工。和大多数打工的人一样,同样希望他的女儿能够有出息,不希望女儿过着吃苦的日子。把书读出去,是他的愿望。 都很清楚,没文化打工。给别人做的只能是普工,要想挣钱就得把最最苦最累的事往自己身上抗。为了多挣钱,年末也不打算回家,在过年的十来天里挣的钱比一个月挣得钱都多,也同样的因为来回的车票太贵。为了挣钱给女儿上学, 尽量满足女儿的物质需要,只能舍下感情。在做父母的眼中,儿女在家里过得幸福,自己再苦点累点也是没有太多关系的。 而在老家日夜盼着爸爸回家的姐俩,却是等到的是一个电话“今年不回家,明年给你们买新衣裳”。一家人的团圆饭,只是冷淡收场。 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慢慢的长大了。初中是在学校住宿的生活,每周的回家却是到姑姑家暂住,每周一天半的时间,她却感觉到异常的压抑。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压抑感充斥着内心。在学校,中午是到寝室休息,老师会去查寝,这段时间一般都是看书,然后休息。一大堆女生便拿出小说出来看,老师一来就藏在枕头下面。那时候小说借都是借不到的,要看只有交换。 在姑姑家暂住的日子带来的压抑,彻底的击垮了她。在初二的暑假,她来到她的姐姐那里玩。她的姐姐在制衣厂做事,每天晚上做完事便回家带着她出去逛商场,她自己白天在她姐姐租住的房子里玩手机。舒适的日子让她忘记了自己还是学生。网上随便加的人反而给了她一次彻底的决断。 她单纯的在网上发布了一个想要打工的说说,说者无意,看者有心 。有一个随便添加的好友,给她介绍了一份工作,并把她接了过去。也就是她现在所在的老板那。 原本的车票都定好了,却因为这个说说改变了轨迹。一待便是两年,憧憬的美好生活并没有如约而至。加班毁掉了她的一切生物钟,虽不是两班倒,但只要有货,都要从被窝里爬起来干活。原本在她看《爸爸去哪第一季》 的 十点多都觉得晚,到最后三点都觉得早,变成了国宝大熊猫。也就是为什么以为她是姐姐。熬夜熬的多,越显得老。 说起她的厂,她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他把那里当成了自己的有一个家,恨的是那个老板的无规律上班。多次问她为什么不换过厂,她却是说找过别的厂,但最后又回来了。可能她习惯了一个地方,便没想过改变。
两年前出来的时候是十五岁的小孩子,现在已经成了十七岁的大姑娘。熬夜、茫然在他们的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过早地结束自己的读书生涯,意味着过早的相夫教子。 她说过她曾经在读六年级时,遭遇半路上的问她的婚事。出来后也因在同村介绍下进过一个厂,也被询问过婚事。似乎在老一辈看来,早婚早育是常事。她说过,她不会因为过早的结婚而变成那些抱着小孩坐在桌子旁打麻将的四川女人。 问起在打工的时候,怎么不回家看看。她说根本不知道怎么坐车。对啊,刚开始来的时候还是懵懂的小女孩,格局限制了你的脚步,让风华正茂的你踟蹰不前。磨平了你的雄心抱负,却不知什么是天涯海角。
努力的学生都是三点一线,教室——食堂——寝室,奋斗者自己的青春;他们却用三点一线,工厂——食堂——宿舍,让自己的青春给那些无聊的工作。他们有自己的伪装,把自己伪装的冷漠,却在心底埋下一颗爱的种子。他们涉世未深,不懂什么竞争,还保留着单纯的少年模样。我们呢,喜欢的不也是这样的人,毫无戒备心地对待和自己说话的人。他们的未来是一定的,现在他们却有着最真的心对待现在的安排。 希望见过这样的人的你,请珍惜他们,他们的心是美的。不管以后他们变得如何,至少现在你温暖了他们的心,让他们能够勇敢的选择一个更好的未来,活出自己该有的颜色。
文/ 冷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