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写作的基本原则
什么是新媒体写作?
Spenser是这样解释的:新媒体写作始于刺激,陷于选题,忠于逻辑,痴于文笔,止于运营。
1、刺激,始于标题
我们有多少人是看到感兴趣的标题,才点进去看文章的?
在新媒体时代,一个标题,往往决定了你的文章的阅读量和传播力。
在屏读时代,我们的注意力是分散的,如果 一个标题,不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到自己,那我们很快就会划掉,看下一条标题。所以作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别人产生打开文章的欲望。
Spenser经常讲的一句话是:标题决定打开率,内容决定转发率。而真正厉害的标题,甚至能决定转发率。
标题如此重要,对新媒体写作来说,在标题上花再多的时间也不为过。
当然,标题的写作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提升的。需要长期的刻意练习、不断地写,不断地改。
比如,咪蒙的团队会给一篇文章出100多个标题,然后进行投票,选出票数最高的来做标题。
当然,标题只是精彩内容的高度提炼与点睛,任何写作都不能脱离文章内容,去做个标题党,这样会得尝失。
2、痛点,决定选题
什么样的主题能够打动人?为什么你的主题令人无感,而他的主题人们就有共鸣,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好的主题,一定级戳中人的痛点,也就是让人一看到就会有反应。所谓痛点,就是每一个人内心的心魔。在某个安静的夜晚,它们会爬出来让你心神不宁,让你纠结,伴随你的一生,无法挣脱。” ——Spenser
比如:我们一生渴望稳定的生活,那职场一定是一个痛点。父母希望儿女早日成家,过上幸福的小日子,那年轻人面对催婚又是一个痛点。
关于痛点,Spenser总结了四个人性中的永恒痛点:
一、事业上的激进与保守。
是进大公司享受稳定的工作,还是进创业公司打拼,这个问题也是一个痛点。
二、生活上的稳定与冒险。
李尚龙,百万畅销书作家,曾写过一篇《你所谓的稳定是浪费生命》,当时真的是刷爆朋友圈。
这篇文章对我的影响很大,当时一度想要辞职。我在公司工作了十年,每月有很稳定的工资与提成,虽然不多,但也够用,但是看到辞职自己出来做的朋友同学,大多过得很精彩,收获的成就也很多,心里很是向往,只是一直没有勇气与底气去行动。
三、认知成长的前与后。
于小戈写的《年薪10万和100万的差距在哪里》,李笑来写的《财富自由之路》,讲的都是思维方式对收入模式的改变,强调认知和格局的升级。
看完这两个文章之后,对我的财富观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努力工作是赚不到钱的”。对这句话表示非常大的赞同。
四、能力与平台的博弈。
近年来,附着互联网平台对自媒体的开放,很多职场人都希望摆脱收入来源单一、被公司平台规则束缚的传统工作方式。个人能力与平台资源是相与博弈和补充的关系,也是职场人的永恒痛点之一。
3、没有逻辑的内容,就像没有气质的美女
没有逻辑的内容,就是流水账。
新媒体写作的呈现方式和传统媒体不一样,密度更高,表达更加视觉化。好的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让读者轻松愉悦地把整篇文章看完。
好的文章的逻辑框架,一定有密度、有转折、有悬疑、有承接、有金句。
好的结构,就是不断打破读者心里的结构预期,不断撩拨读者的胃口。
4、文采除了修辞,还关乎想象力
新媒体写作对于文采,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与要求。
新媒体写作更重要的是你的观点是否新颖,逻辑是否严密,表达是否简洁清晰。
比如,有些优美的句子,用在文章中,就会提高文章的文采,但是被引用得多了,也会造成反感。如“我那在夕阳下奔跑的青春”,这个句子一出来时,大家是不是觉得好?
5、新媒体最重要的是,颜值即正义
当你从标题到框架、文采,每个细节抠下来,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你只是完成一半。
文章的文字大小、字体类型和颜色的选择,会影响到读者的阅读体验。
好的文章就该整整齐齐,没人有义务透过你邋遢的外表看到你闪光的心。
以上这些全部完成之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间点把文章推送出去,就完成了一大半,还有最后一步也很关键。
留言回复!
我们现在很多人喜欢看留言回复、评论信息,因为有时候留言比文章有意思多了。
所以不要小看留言和评论,留言回复本身,就是新媒体内容创作的一部分,也是新媒体最有趣也最强大的地方。
参考文献:《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