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目:《写作法宝》
作者:威廉·津瑟
第三部分:形式
终于看完了本书的第三部分,足足122页,关于写作形式,书中分别介绍了写人、写地点、写自己、写科学、写艺术、商务写作等。想知道具体怎么写,我们继续往下看。
写人:访谈
关于访谈最好是听人亲口讲述他们怎么想,怎么做,这样更能激发写作活力。当然在你决定采访某人之前一定要做足功课,不要问一些太浅显的问题。
至于如何组织访谈内容,开头应该明确地告诉读者为何受访之人值得一读,他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倾注时间和注意力?要保证你写的内容简洁明了和公平合理,即不管你怎样处理文章不违背真实性就好,这也是对受访者最基本的尊重。
写地点:游记
每一件事情的发生总是在某处,读者想知道那个某处是什么样子的。而你的观察,必须保持客观性。如果想写好地点,在风格方面要精心选词,不要用一些陈词滥调,尽力找一些鲜活的词语和意像。在内容方面也要审慎选择,去掉家喻户晓的事实(比如沙滩是白色的,大海有波浪等)选择重要且有效的细节,突显出文章的与众不同。
写你自己:回忆录
虽然都是写自己,但是回忆录和自传不同,回忆录不是整个人生的概述,它是通往生活的窗户,很像在构图上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照片。
写回忆录,我们要找寻的是使你独一无二的东西,写你自己的所知所想,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写最靠近自己生活的。
要写好回忆录,你必须成为自己生活的编辑,要不遗余力地用自信和愉悦的心情去写。
科学与技术
把科学写作想象成一座倒金字塔。先从塔底下以读者一定知道的事实开始,然后再介绍更多内容。遵循新闻写作的一条原则就是“读者一无所知”。尽可能的向读者详细讲述某一事物或现象。
我在做设计的时候就犯过这个毛病,有次给客户讲图,只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因为在我心里觉得图上的东西都在这,一看便懂,没什么可说的)客户走后,我一个同事(会记)和我说:“你介绍的太简单了,不要以为你懂的别人也懂,要把你自己的设计理念讲出来,否则我们这些局外人并不知道。”
是啊,许多人看布局图甚至分不清方向,我们不能把他们当作内行人一样。
商务写作:工作中的写作
有些人在工作中一样需要写作,甚至他们所写的文书需要公之于众,如果千篇一律未免太没有新意。其实只需遵守四个原则:清晰、朴实、简明、人文。让你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让你的文章温暖起来。保证人性化和清晰的思考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体育
如果你要写体育,记住,你所写的男男女女做的是极难的事情,他们有着职业自豪感。你所做的工作也有自己的信誉度。其中之一就是你并非事件的主人公。所以要用客观的态度去观察和描写,人与地点,时间与转变就是你所要寻找的价值。
记住,仔细观察,深度采访,倾听老手,反思变化。要好好写。
写艺术:评论家与专栏作家
艺术无处不在,它丰富着我们每天的生活。写艺术要从内行的角度去写,这就需要有一套特别的技艺和特别的知识储备。
评论是一项严肃的智力行为,其任务是评估严肃的艺术作品,并将其至于该媒介内或该艺术家从前作品的背景之下。好的评论需要用精炼而生动的风格来表达你的观点和思考。
如果你想当评论家,就要深入到你希望自己有所长的领域的文献中去。做到足够的熟悉和了解其领域内的经典作品。
幽默
写作者努力揭示真谛,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加上一点幽默,而读者也希望在幽默中看到生活的真谛。因此幽默常常是作家最好的工具。
但是幽默不能滥用,掌控能力对于幽默的效果至关重要,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开同样的玩笑。要以崭新的眼光看待自己日常环境中以前熟视无睹的怪诞之事,不要鄙视太普通的事物,生活的真谛往往就出现在平凡的事物里。
练就幽默细胞建议多看一些喜剧作品,学习人家是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真实的滑稽。
总之,学完这一部分,对于写作形式的一些基本要求有了大致了解,以后在自己的文章中就要避免“踩坑”,多向优秀作品学习,做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