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很棒的时间管理书。作者将时间分为五色红蓝白绿黄进行管理,分别对应事业、学习、意义、生活、爱五个方面。
第一章如何正确认识时间,第二章理性规划时间,第三章高效利用时间。每个章节有作者有做清晰的思维导图可供总结记忆,第二章里有提供改进时间安排的12种方法,以及高效笔记法:康奈尔笔记法、关键词笔记法、思维导图笔记法,很受用,其中第三章的内容值得反复阅读。
读过一些工具类书,读完后感觉些许凌乱,此书感觉作者思路非常清晰,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方法论。第三章作者用加减乘除的四个小章节阐述如何事半功倍。
1加法原则:SMART原则可用于制定实施目标,使目标具体化、可实施花并有时间限制;
四象限法则:曾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遇到过,再次加深印象。重要且紧急的事,及时做且控制数量;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生命重中之中,认真做;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找人替做,不必事必躬亲;不紧急不重要的事,避免做。
三只青蛙法则:时间分为日月季年,每次抓三件重要事做。之后打算看看作者提到的伯恩·崔西的《吃掉那只青蛙》。
2减法原则:衡量时间与金钱的关系,并在可能情况下用钱买时间;如何正确地将紧急不重要的任务委派给正确的人;如何借助外力为自己节省时间。
3乘法原则:微习惯促成好习惯的养成,目标不宜定太高,例如想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设置每天读五分钟即可,执行的时候会发现远远超越目标,并在不知不觉中坚持并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拖延的原因:信心不足,讨厌被委派任务,注意力分散,追求完美;应对拖延症的方法:利用SMART原则制定可实现的目标,把“我需要”转化为“我想要”,不必追求完美,即刻行动。另外,个人感觉作者提到的固定日程法比较适用,当我固定每天一个确定的时间用来读书时,就能坚持下去,一旦不固定,想要有时间再看书,上午推迟到下午,下午推迟到晚上,晚上可能推迟到明天,时间就白白浪费了,而一时放弃,好习惯就前功尽弃。
4除法原则:管理好精力,并产生心流,作者推荐了番茄工作法,25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4个番茄时间,可延长休息时间,劳逸结合。其中作者提到了“多线程工作”,不知何时开始,工作节奏日益加快,任务愈益增多,人们不得不被鼓励多项任务同时操作,并称之为培养人才的“多任务操作能力”。职员一边处理邮件,一边听领导安排事项,一边还响起了电话,可能此时还出现了前来投诉的顾客。然而伦敦大学精神病研究所发现“职员们被邮件和电话分散注意力导致智力下降的幅度是吸食大麻者的两倍”,除此之外,多线程工作还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和焦虑增加,长此以往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专注并深度工作,才会产生心流,并保证时间不被浪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感谢此书带来的科普,珍惜时间并学会管理它很重要,另外,打败拖延症、早睡早起的一些方法也是懒人的福音,值得学习。还科普了很多学习方法:康奈尔笔记法、关键词笔记法、番茄工作法、PDCA法、帕金森法等。最后作者也推荐了很多关于学习、工作、情商、财商等方面的阅读清单,可以进行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