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问你:“你天天洗脸吗”?你会不会觉得我是不是有问题,怎么会问这么奇怪的问题。天天洗脸刷牙,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个人卫生习惯吗?
是呀,天天给自己洗脸刷牙、洗手、洗脚——可却从来不洗脑,却重要不注意大脑的卫生,这难道不是咄咄怪事吗?
在我的观念里,不给自己洗脑才是最差的“个人卫生习惯”。更要命的是,大多数人也洗脑,只不过不是自己给自己洗脑,而是永远地在被别人洗脑。这真是一个可怕的现象。
如果你注意观察,你总会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当你一旦开始学习,你一定会饱受打击。那些不愿意学习的人,不公害怕自己学不会,更害怕身边的人竟然学得会,害怕别人超过他。所以,他们会提前“出手”,去打击一切可以让自己受到打击的人或事。他们会给你泼冷水(学这个有什么用),他们会嘲笑你(装什么装),他们会疏远你(以为这样会让你感到不合群)——更可恨的是,他们人数众多,在比例上占有一定的优势。
更可恨的是,很多可怕的洗脑来自家人。一但发现你学得不好的时候,还会说,你怎么这么笨,学了多少篇了还学不会,别学了!!
于是,你的脑子就“不干净”了,被他们“污染”了。怎么办?自己把它洗干净。没错,就是这么简单。
天天给自己洗脑!有病吧,没有人会这么干。事实上,这个并不是我发明的,古人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论语》里就有“吾日三省吾身”的思想。你看,二千年前,人们就知道养成良好的“个人大脑卫生”习惯了。不公要洗,天天洗,还要每天洗很多次呢!
自己给自己洗脑,怎么做呢?下面的话可以经常读给自己听?把它们当成“香皂”来给自己洗脑——如果一遍不够,那就多洗几次。
学习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本身就是最好的洗脑方式。
只要我投入时间与精力,长期来看,没有什么是我学不会的。
学习的东西越多,我再学习新的东西就会越快。
我知道自己刚开始学起来会很慢,很笨拙,但谁开始时都一样,实践多了,就慢慢地会了。
在学习这件事上,别人不理解我是正常的,在这个方面我不需要别人理解,因为我是一个思想独立的人。
我不应该受别人的影响,因为我不想伤害自己;我也不与他人争辩,因为我也不想伤害他们。
刻意练习永远是必要的,虽然刚开始它并不舒适,但刻意练习的复利效应显示后,效果是巨大的。
哪怕是为了下一代,我也要通过现在的努力成为学习专家,这样我才有资格与我的孩子共同成长。
人生的路很长,我要健康,我要干净,尤其是我有脑子,更要“健康”。
有了这些洗脑思想,你完全就是“进取型人格”了,不是吗?
现在,可以讲讲“表现型人格”与“进取型人格”是什么意思了。虽然之前的文章中,我也提到过,相信看过文章的朋友都知道这个概念。
有心理学家把人的人格分为两种。第一种人是“表现型人格”,表现型人格”的人更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表现,于是,只要有可能做不好,有可能导致自己在他人眼中有表现不好,于是,他们就直接不做了。第二种人是“进取型人格”,“进取型人格”的人更在意自己是否会变得更好,所以,他们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知道:更重要的是,虽然自己暂时不够好,但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一直坚持地学下去,练下去,最后自己终将做得更好。
这真的是一个非常简单但却非常重要的理论。
这就是两种不同价值观造成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格:
表现型人格最在意自己当下的表现
进取型人格最在意自己未来的表现
这两者核心的差异在于:前者的元认知被永远的困在当下;而后者的元认识活在未来。之前我们也说,被永远的困在当下的人是没有未来的。
想想你会后怕吗?如果你的大脑不干净,又或者你不善于给自己“洗脑”,又或者你只会让别人来给你洗脑。你将永恒地被困在当下,看不到未来。
所以,你要天天给自己洗脑,想办法让自己成为“进取型人格”。这样,你的未来终将因为你的转变而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