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公司从来不是家,老板也不是你爸爸!
曾经网上流传一个段子:
月薪2000:随时问候你全家
月薪5000:到点下班就回家
月薪8000:偶尔加班少回家
月薪10000:公司是我第二个家
月薪15000:你说加班咱就加
月薪20000:自愿加班不回家
月薪25000:我是孤儿没有家
月薪30000:我把公司当成家我爱我家
月薪50000:老板是我爸老板秘书是我妈
如果你告诉员工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办法很简单,直接月薪3W,如果给个三五千,却要求员工把公司当自己的家,要么是侮辱自己的智商,要么就是间接的骂员工傻!
唐山收费站的大姐,华为34岁的员工等事件都在提醒我们,公司就是公司,不是谁的家,当你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就会被一脚踢开。不要等到你抱怨:我把生命中最好的时光,交给公司,现在,我什么都不会,却像丢垃圾一样,被你丢掉......
02
公司是公司,家就是家
身边的企业在跟大企业和国际企业比员工的努力程度,以至于要求员工,对待企业要像家一样,动不动就用:“如果是你家你会这样吗?”这样的句式要求员工对公司像家一样,但,公司不是家,如果是,你想睡觉,就该躺下,你想唱歌,就该放声歌唱。如果是就不需要绩效考核,如果......太多的如果!
你告诉员工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所以当他们下班或者休假的时候,都要完成工作,正如我们体会的那样,微信群一打开,就是一堆的工作任务,甚至有些公司要求员工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候命,给出的待遇却少的可怜。
你不是呼吁让员工把公司当做自己家,还不是为了忽悠,为了洗脑,为了让员工像机器一样,只会傻傻地运转,不要太多的钱,最好不要钱。有一段时间,明显的感觉,傻员工明显不够用,傻员工一时间成了稀缺。
员工把公司当自己家,当他们需要买房、买车的时候,公司是不是也应该把钱给付了,这时候你又说凡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很多年前联想的离职员工写了一篇《联想不是家》的文章,给我们很多人泼了一盆冷水,让我们冷静冷静,同时让老板们警醒,公司与员工是合作关系,是交换关系。
03
以下内容摘自《联想不是家》
“
[到底是谁的错]
我在联想的这三年,亲眼见到联想从全面扩张,到全面收缩的全过程。当年提出的口号是: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现在,高科技仅剩下关联应用或者,而且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代表服务的IT服务群组被划归为C类业务,自身难保了。
软件设计中心也即将和联想没有任何关系了。联想四面出击,却伤横累累。是谁的错?是领导的错!包括FM365在内,这些方向都是看好的,都是挣大钱的,但为什么联想会失败?我不想在这里深究,但只是觉得,领导犯下的错,只有我们普通员工来承担。
[联想不是家]
这是我亲历这两次重大战略调整,所得出的结论。我想,我比许多人都体会深刻。员工和公司的关系,就是利益关系,千万不要把公司当作家。当然,这不是说我工作会偷懒。我仍然会好好工作,我要对得起联想。同时,我也觉得联想没有欠我的。联想给了我这么好的工作环境,这么好的学习机会,还有不错的待遇。
但,公司就是公司,公司为我做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我能为公司做贡献,绝对不是像父母的那种无私奉献的感情。认识到这一点,当我将来离开时,领导会肯定我的业绩,我也会对领导说谢谢,不再会感伤。杨元庆说,希望这一次调整给联想带来10年的好运气,但回想上一次战略调整,也就是在2001年11月1日,不禁让人对这句话产生怀疑。怀疑归怀疑,事情还是要做的。生活还要继续。
”
04
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倡导公司或是团队“家文化”,因为它不是家,可以是一个球队,一个特战队,一个乐队,职场森林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而不是舒适的港湾。每个人在团队里要为共同目标完成它努力学习进步。而不是通过所谓的绩效恐吓,处罚从来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但它是最后的防线。
企业和员工是一种联盟,彼此为了完成共同目标努力奋斗,实现各自价值。
我是老郭,1000天写作者,与你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