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脑子锈钝的时候可真是为难人,感觉有很多不错的题材,可是,一到键盘,就连标题也不知道如何下手了。希望把20多年一些戏剧性的故事以文学形式润色表达出来,可如梦一般,变不了现实,也无法画出来让人着急。怎么说呢,脑海里那些东西是文学形式也好,是梦境的奇特也好,毕竟是超越生活的刻板印象和三维空间而充满灵性的东西。
找灵感这回事,以前老是会用心想一想,找找环境,找找氛围,找找键盘感,现在呢,写不出来,才想起激发灵感。回想以前,看过很多润色非常好的文字,无论是环境,还是人物的描述,玑珠字句都能深入人心,这种美感是沁人心脾的。
其实,小说来讲,我并没有读过几本,初中时漫画、杂志,高中时候也是杂志更多一些,当然那时候有期刊叫《奇幻》,真是坚持看了有好一阵,有一个印象深刻的作者叫:沧月,那时候一个宿舍里有2、3个都追这本期刊,还是挺有趣。当然还喜欢《科幻世界》,那时候也是满足了我当时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一颗放浪不羁爱自由的心。我唯一看完最长的2本小说,一本好像是蔡骏的《心尘》,另外是一个系列6本的漫画小说《尼罗河的女儿》,前一本是恐怖小说,属于幻想系列,医学院的凄美爱情故事,另外一本也是爱情故事,不过真是穿越来穿越去的,也不知受了什么蛊惑,就那么认真的全看完了。最常见高中读的杂志就不说了,那时候也让一些原创特别的东西,比如《萌芽》里,偶尔也会冒出几个如《特立独行的猪》那样新行文风格的作者。
那些年的人事虽是普通,但是回想起来,用文学的思维方式想,也算特别吧,就像其中一个室友的名字一样,我现在还对她记忆犹新,叫满知子。人事一晃,快10年过去了,聚散如同蒲公英一样,花开时相聚,结果时,随着风四处飘散,也不知各自都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