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知识付费的兴起,让很多小伙伴一头冲进写作的圈子,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报各种写作班,拆解爆文、学习套路、建立素材库,费劲巴拉地写出的文章却没人看。
非但没有因为写作赚到钱,反而耗费了不少精力,感觉特别疲惫,觉得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写作圈,满腔热情慢慢冷却,由日更变成了月更、年更,最后绝迹于“江湖”。
其实这是因为大家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而且写作的动机就是为了钱(功利性太强),一旦没有金钱的刺激(自己写出的文章赚不到钱),就会受到打击,从而一蹶不振(不再继续写文章)。
秋叶大叔的《写作7堂课》中指出:首先要先动笔写,运用书中提出的7个写作技巧并任选其中的几个刻意练习,使之成为习惯,那么写作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甚至可以说很简单。
知道秋叶大叔其人,也是从阅读领域听说的,因为跟随鼹鼠的土豆老师写书评,秋叶大叔的mcn是由土豆老师运营的,要想加入其中需要读这本《写作7堂课》。
虽然以前听过这本书,但是之前的自己写作的功利性太强,不太注重读书,报名写作班和各种训练营,后来接触的东西太多太杂,静不下心来,写作的事情就此耽搁下来。
一直关注土豆老师的豆瓣,书评一直在更新,就很羡慕为什么土豆老师可以持续输出,质量还很高,后来学习了土豆老师的免费写作课,才坚定了要多看书、写书评的决心。
秋叶大叔的《写作7堂课》又给我打开了写作的另一扇大门,在秋夜大叔看来,生活中、工作中一切可以看到和学到的东西都可以成为素材,再结合一些经过刻意练习已经成为习惯性的写作技巧,那么写作起来势必事半功倍。
对《写作7堂课》这本书,我分享以下几点:
一、拉框架,把要写的东西先“立”起来,然后填充。
这和思维导图有些相似,不同的是,思维导图是在看过内容的基础上迅速摘出框架,而框架式写作主要是注重搭建框架。
秋叶大叔的经验是,每当有灵感的时候一定要马上记录下来,并抽时间给这个灵感起一个标题,配一张图片,这是给自己要写这篇文章一个仪式感,然后迅速拉一下框架,即便框架比较粗糙,后期还是可以优化或者改动的。
列框架其实和写作文列大纲差不多,有了大纲,我们就会按照大纲去搜集素材,填充进去就是一篇不算太差的文章。
比如想写关于一个人的文章,那我们脑海里就要想一个框架:
有了这个框架再去填充,那我们写作的速度就会提升上来,而我们每当有一个比较想写的文章的核心的时候,脑海里都会自动列出一个大概的框架出来,那么我们的框架式写作习惯已经养成。
用秋叶大叔的经验来说,养成框架式写作习惯对写作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受益终身。
汽车的框架
二、碎片化写作,让日更成为可能。
上理财课程的时候,学过一堂《时间魔法课》,说的是如何进行时间管理,把你的碎片时间利用起来,也可以完成不少重要的工作。
比如做地铁上班的时候,可以打开邮箱回复一下邮件,查看微信看看领导交代的工作,把准备工作做好,上班的时候就会心里有底,有序合理的安排一天的工作,效率会高很多。
我们的时间会被会议、出差、上下班等分成若干个碎片,如果我们认为写作必须在一个安静的不被打扰的环境中进行,就会很难。
而如果我们已经养成了框架式写作的习惯,那么当我们脑海中想着这个主题的框架,就会关注生活中和这个主题相关的所有东西。
这叫做“视网膜效应”: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当我们要写一篇和用餐礼仪相关的文章,我们就会关注到别人用餐时候的状态,这有利于素材的搜集。
我们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搜集到的素材可以记录下来,整理编辑并填充进想好的框架里,就很容易写出一篇文章。
人的脑海里每天会蹦出若干个灵感,根据灵感写个标题、列个框架,搜集素材整理成文,如果再学会秋叶大叔的搜索“神功”(网络上搜索素材,具体见书),更是大大节省了我们的时间,日更也就成为了可能。
秋叶大叔写作二十载,还一直保持着日更的习惯,这和框架式、碎片化的写作习惯也是分不开的。
三、复利写作,让写作成为复利式投资。
之前学过一些理财知识,知道复利作用真的是一个奇迹,复利追求的不是大起大落的收益,而是延长时间得到的稳定的收益,所以我目前定投了指数基金,因为这是巴菲特认可的唯一一种不需要动脑筋就能赢的理财方法。
拿到写作上来,也是会产生复利效应,以前不懂,秋叶大叔的分析让我大开眼界。
我写作只是分发,在微博、头条、简书、豆瓣、公号等地方复制粘贴一遍,阅读量低,变现能力差,但目前为止我只是为了领书写书评,如果顺便能够打造个人品牌,那当然乐意之至。
复利式写作分为:
①质量复利:适合素材积累较多,写作硬核的“牛人”,相对于一天一篇口水文日更来说,注重质量的文章才是厚积薄发。
②分发复利:多平台发展,注重传播,如果文章质量过关,不需要追求一夜爆红或者24小时10万+,只要内容好,多分享传播,也能收到自己的10万+,而且永远不会过时,秋叶大叔十多年前写的东西现在还有人转载和传播,土豆老师的书评也是一样。
③变现复利:可以写稿件变现,可以内容多平台分发得到流量变现,可以把文章做成视频、直播、培训课程等等,收回来的反馈再次整理成素材做成课件变现。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兴趣点在哪里,坚持不懈就会有变现的可能
④人脉复利:链接“大咖”、“牛人”,链接那些逼你影响力大的人,再大咖,再牛人也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在你帮助别人的时候也会反过来被别人帮助,慢慢地就会提升影响力,打造出个人品牌,这并不比直接变现差,甚至更好一些。
比如我在去年才链接到鼹鼠的土豆老师,土豆老师需要很多书评,我就领书写书评,土豆老师会给流量,在我分发的平台还有我个人公众号都会得到她的流量推荐。
⑤人设复利:首先你的人设应该是能帮助别人或者积极向上的,比如你的人设是经常分享生活的小知识,或者一些趣闻,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积极努力的,每日一更的,种种人设,经营好不要崩塌,长期下来也会形成复利效应。
总之无论哪一种复利应用在写作上,对写作者来说都是能够长期给予回报的。
总结:
《写作7堂课》中提到的写作技巧中还包括:
找不到写作素材还可以网络搜索(联机式写作),
有话题、有素材但不知道怎么组织,用10种不同体裁的写作框架填空(结构式写作),
想要不断写出好文章就要完善自己的检查清单(清单式写作),
学习别人的文章结构,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复盘式写作)。
只有掌握了好的写作技巧,养成好的写作习惯,让写作成为你的职业能力,而不是只关注它能否成为所谓的赚钱手段,你就会发现所谓写作不能坚持、写作缺乏题材,都不是关键。
如果你学会了这《写作7堂课》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技巧,养成框架式、清单式、复盘式的写作习惯,那么你就真的能随时随地写出好文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