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台模式
技师的加盟费或抽成并不是一定的,如上门到家服务类就不适合再向技师抽成。平台的盈利模式除此以外还有卖服务相关的产品,出租工具或私人订制服务。
这种平台型产品又分为自营模式和合作模式:
互联网+的O2O在初期都面临着两种选择:自营门店、自签技师还是和传统门店合作、做他们的线上窗口。
自营模式的优点:更好地保障技师的服务质量和把控服务流程;避免竞争对手过多时演变成价格战。
合作模式的优点:方便初期获取技师,通过合作的厂商拉取初期用户,方便初期业务的开展。
比较下来就会发现合作模式更容易在初期打开局面,而自营模式完全是自己产业的闭环,要对平台下技师负责,甚至可能要开出保底工资,责任更大风险也更大,但长期来看在切入上下游产业链时有更大的自由度。
所以创业初期就有足够资源建立线下门店、打通获取技师之路的,当然可以一步到位做自营。但初期资源不足,没法兼顾左右的可以先做合作模式,也可以引入部分兼职的,然后逐步从原来的门店里将技师解放出来,入驻到平台。
互联网+的优势:中间成本的减少
线下门店的规模不必大,地段不必非常好;免去大量中间环节,减少大量销售成本和人力管理成本;这些成本的减少使平台相比传统门店可以: 1.给用户更低的服务价格 2.门店扣更少工时费,让技工赚的更多,同时平台本身也通过卖商品卖服务实现盈利。
2.PGC——UGC——社交
PGC首先靠和自己签约的专业人员生产专业的优质的内容,然后通过专业的内容吸引下一批用户进来。这些新用户一开始是内容的消费者,后来渐渐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即UGC。当用户积累沉淀到一定量的时候,自然可以着力发展社交以增加用户粘性。另一方面,通过优质内容建立起来的中高端用户,将会以用这款产品,在这款产品上产生内容而感到骄傲,成为这款产品的忠实粉丝,从情感上让用户离不开,进而用户会愿意在上面进行消费。
PGC的盈利模式其实也是非常简单的,既然有专家提供专业知识,粉丝们会愿意听专业人士的意见购买相关产品或服务,所以既可以通过自营卖商品卖服务,也可以与各电商网站合作进行引流抽成。在商业化的道路上PGC也不是没有难点,如何处理好营销和社区化的氛围之间的关系是重中之重,不能让过于商业化的气息破坏了用户的信任度。
3.共享经济
1978年,一位美国社会学教授提出了共享经济的概念,旨在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降低消费者的日常支出成本,这种经济模式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就是由第三方创建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台。
滴滴快的Uber用几百亿RMB投资教育市场之后,共享经济的舆论起来了,而逐渐开化的80、90甚至是00后,对外界的新鲜事物更加乐于接受,信任感会在这一代逐渐建立。共享经济最典型的两个例子就是Uber跟Airbnb,分别是分享车跟房。传统的出租车和酒店宾馆都是标准化资源,而共享经济独特的人情味和多样化的体验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青睐。多样化的选择意味着还可以自定义服务,你可以选择具体的时间不用你等车而是车等你;你可以在外出旅行时住在当地居民的房屋内与房东成为朋友,感受原汁原味的异地文化,比住在标准化的酒店有意思,这种体验尤其在境外游中备受欢迎。
共享经济不仅让顾客体验一种前所未有的方便和人情味,也无疑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它还可以让任何普通人将自己手上的资源利益最大化,一举三得的好事。除了车跟房还能分享什么呢?可以分享你最热爱的事情,即任何东西。无论你爱手工、爱旅行、爱运动, 还是有其它稀奇古怪的爱好,只要是积累下来的软知识,比如经验、 技巧、甚至感受,有Verlocal这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的软知识都能转化成收入,但是提升到软知识的层面,就和PGC不谋而合了。
当前共享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传统行业的竞争中法律政策的倾向,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政策的步伐虽然缓慢但却肯定在坚定的前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