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辣条
一
“自从工作后存款一直都是负的。”
今天在群里聊天,某CBD小白领说道他的负数存款,下面还带上“微笑”的表情。脸上笑嘻嘻,心里……
“手机备忘录也变了,除了项目的deadline,每月1日和10日也设了提醒。”因为那是信用卡和花呗最后还款日。
相比《2018养老报告》中90后每月储蓄平均只有1399元的数据,上面的朋友过的日子更贴近我们真实的生活写照:
交完房贷房租水电费就发现没钱了,还要被“对自己好点”的广告蛊惑造成“月欠族”,顺便日常吐槽下A股真TM辣鸡,余额宝利率真不给力。
一边羡慕已经实现财务自由(白话:有钱任性)的人,一边瘫着等着明天工作的重负。
感觉被作家连岳说中了,如果不按你想的去生活,你迟早会按生活的方式去想。
很多人想着,生活如此艰难,为何不活得随意些,可以在工作时间外不被世俗所烦恼。倒头来,活得越来越随便,钱始终是生活的主要矛盾。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每月到手的工资怎么分配,怎么弥补额外支出,对钱的利用永远被生活牵着鼻子走,有多少花多少,账单来了就付。
接着他们带着贫穷的焦虑,在都市中开始迷茫、自责与放纵中。
比穷更可怕的是,穷下去。
对钱失去野心,让你陷入越忙越穷、越穷越忙的怪圈。
二
之所以能成为富人,并不是理所应当的
BBC的《穷人和富人的人生七年》,记录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从 7 岁开始,一直到 2012 年他们 56 岁的生活。富人家不出所料最后还是成了上流社会人士。
富人家的孩子从小就养成规划目标和对财富敏感的习惯,在他们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一个栩栩如生的未来人生。当财富机会来的时候,他们就能一下抓住,即使抓不住,他们也会积极去争取。
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富人,似乎是理所应当的。
因此,大家也在努力模仿一个对钱十分敏感的人。
后来我看到一个段子——
从巴菲特学会复利效应的年轻人对地主说:我今年的工资按这样的方式,帮我放在这个棋盘上吧。第一天,放一块钱到第一个格子,第二天放两块钱到第二个格子,第三天再翻倍,第四天是第三天的翻倍。
地主想了想,略感莫名其妙,但是,还是同意了。
按照一般的思路走,都是年轻人从地主那赚了一大笔钱,从此走向人生巅峰。
但结果是——
后来年轻人坚持了五天,因为没钱买吃的,饿死了。
假如他知道期望享受复利的前提是得有现金流,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段子是段子,但焦虑于暴富的年轻人却是真实社会的缩影。对金钱极度强烈渴望,却死于追求金钱的道路上。
越来越多短期赚到第一桶金的励志故事,大大激发我们脱贫的动力,但其实是在毁灭我们的深度思考钱的时间价值的能力。
《2018年新中产人群生活态度及网络理财安全行为研究报告》
你身边是否有类似的事:
26岁青年希望2年内买到价值1000w+婚房,不惜杠杆炒股……
50岁大叔想着养儿防老,现在省钱养孩子,所以商业保险和养老社保一概不买……
30岁太太为了财富增值,把30万放在余额宝上……
对钱缺乏足够的概念与价值规划就开始做投资,等同于从没看过课本就上高考,能考出高分才怪呢!
有人说:有些人不是轻易就上到一流大学吗?
最近刷爆票圈的超级锦鲤@一地金啊 小姐姐通过不同角度证明自己锦鲤体质,你们眼红我的运气,不如转发我还能蹭点好运,全然靠迷信忽悠焦虑懒惰群体 。
我想到的不是@一地金啊 运气好,而是她不够努力处处侥幸而已。
而且,财商和智商不同,智商有天生的成份,而财商100%需要后天学习提高。连巴菲特都花了几十年在提高财商的事情上,那我们呢?有比人家努力多少?
面对华尔街高服务咨询费,达里奥解释道:华尔街的收费大部分都是智商税。
很多时候,你不是没有赚钱的能力,而是你对钱的见识和格局还不够,不足以掌控更多的财富。
正如长辈教导,多想、多学、多做。钱也是这样。
三
帮自己做好理财规划
巴菲特曾说过,想要彻底改变,不完全取决于你花了多长时间,更重要的是在于你是否用了心并找对方法。
在2018年余额不足68天的日子里,我们该如何重新审视自己的钱包,做好2019冲刺呢?
第一,设定理财目标;
理财目标也分短期、中期、长期。之前辣姐也写过一篇关于目标制定的文章,里面就有详细说明一个有效的目标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如何制定有效的目标管理】
打个比方。假如你在2年内有计划结婚,那么你拟定的目标可以是:
2年内买到市内的房子,且每月房贷能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第二,了解自己财务的特征;
每个理财规划都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环境以及家庭环境,了解收支及资产债务状况。
一般来说,在30岁爆发阶段,收入呈现明显的快速增长,支出更有目的性,房贷类负担比较重。假如公司的未来会越来越好,不太会有0收入的意外,可以更大胆尝试高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收益。
第三,增加财富渠道。
在投资工具选择上,永远是那一句话:要投你懂的产品。否则投出的钱,往往成为投资的学费。
另外,要考虑将收入由单一变成多元。除了工资的第一收入,应该要寻找第二、三收入,如帮朋友做项目,做自己媒体号,临时兼职等。
现在再怎么穷,也要学会如何规划自己的钱财。
在这个钱似乎不值钱的时代,当你实行996极高难度的生存游戏,有人却早早下班,安稳地拿着第二、第三收入——来自于投资理财的收益、自媒体号的广告费,哪怕你国庆三倍工资也不如他一天的收入。
曾经看过一段话:人与人的区别,在于思维更新体系;人可以累,但不可以停止思考。
如果你还在抱怨梦想太远够不着,不妨停下脚步,好好想想你的钱现在、未来怎么帮你够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