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语言的使用概率占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比如“不要跳!”、“不要说话!”、“不要看电视了!”、“不要跑!”、“不要玩手机啦!”、“不要打架!”等等。像这种命令式的语言,我们就呼之为“不”语言。
“不”语言在潜意识植入负面信息,引含的负面评价往往会造成孩子低自卑与低价值感。它隐含的意义是,我是权威,你必须听我的。家长会觉得很有力量,而这也是为什么家长擅长不语言的原因。比如“不要在沙发上跳”,孩子的大脑只接收到了“在沙发上跳”的信号,所以你提醒几遍之后,他还是继续在跳。直到你用了发飙或者大声吼叫制止他。
“不”语言不仅仅是甲醛,还是有侵入性,传染性的甲醛。“不”语言就像鲧治水一样进行围追堵截。而正面、积极、清晰、具体的语言就像禹治水一样疏通,引导给孩子的能量一个出入,给孩子一条活路,
例如:
不要跑——慢慢走
不要说话——安静下来
不要玩筷子——把筷子摆好
不要在沙发上跳——在沙发上坐好
不准玩手机——请放下手机,我们一起去看绘本或玩吧
不准说脏话——请用礼貌用语,用请,谢谢,对不起来打招呼
不吃完饭就不能看电视———我们一吃完饭就可以看电视啦
六种常用的正面语言:
1.肯定的句式。
比如,孩子问你“妈妈,我们可以看电视吗?”“可以呀,我们做完作业就可以看电视啦”。肯定的回答给予孩子期待,同时设定明确的条件,鼓励责任感。
2.提供有限选择。
“你是愿意摆桌子还是洗碗?”“你是自己关电视,还是妈妈帮你?”赋予孩子自主权,让他们在有限范围内做出选择,增强参与感和满足感。
3.清晰具体的要求。
“请你在座位上坐直,安静地听讲。”直接告诉孩子期望的行为模式,减少误解,促进遵从。
4.建立成熟惯例。
“现在是阅读时间,让我们一起享受书本的乐趣。”形成规律,帮助孩子内化行为规范,减少抗拒心理。
5.邀请合作。
“我需要一个小助手帮我整理玩具,你能来帮忙吗?”让孩子感受到被需要,增加家庭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6.使用手势与暗号。
设计一个“悄悄话”手势,用于提醒孩子降低音量。非言语沟通能减少冲突,增加亲密感,且在公共场合更为得体。
课程贴士:
1.清晰具体的语言与示范:展示正确的行为模式,让孩子直观学习,模仿执行。
2.有条件的许可:设置条件,使许可成为激励,而非无条件放任。
3.适合孩子的语言与暗号:确保沟通方式符合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增加互动的有效性。
孩子的收获:
1.明确指导:正面语言让孩子清晰知道被期望的行为,减少迷茫。
2.自信心提升:通过成功的遵守规则,孩子获得成就感,自信心得到增强。
3.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孩子根据情境调整行为的能力,为独立思考和决策打下基础。
4.社交技能:正面语言的互动模式促进孩子学习如何在社会中积极、礼貌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