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练100次时我的感悟
昨天约练了两次,自己的约练达到了100次,好开心呀,儿童节这天我也有了另一个开心的理由。首先中级课程至今23周时间,从开始的刘老师要求每周约练3次,到中级课程结束后,自己每周约练5次,现在回头看看,看到自己做到这么多,好开心呀,也很有成就感和希望感。
其次真的感受到日不见增,月见其长,同时也感受到自己内在的变化,比如倾听时不那么着急了,很少去抢孩子的话,也很少用“我知道你的意思”来和孩子沟通,多了一份耐心和信心,相信他这么做一定有这么做的理由,听他说出他的理由,好奇他做的事,说的话,不讨论他的对错,有时会表达妈妈不同的观点。当我这么做时,孩子和我的互动更多了,更畅开了,或许这也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开始吧,这也是系统内一个点的改变,扰动了其他的变化吧,好像焦点的学习在我们家这个单元系统里在起作用,在发酵。
第三点感悟,回过头看到这些,那种力量感油然而生,或许这也是刘老师为什么一直要求大家约练要跟上,学习和实践要结合起来才会成长的更快的原因吧,我感受到了刘老师中级课程这么设置的必要性和刘老师的良苦用心。
第四点感悟,我们在生活中和约练中,需要把人和问题分开,先来关注他这个人,他的开心和不开心是什么呢?他说的是啥意思呢?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问问他,他吃饱了吗?睡好了吗?玩耍了吗?心情愉快吗?这是对人的关注。当我们更多的关注人,关爱他时,他会慢慢地有力量,有力量对于他很重要,有力量时他会想要改变,想要走出那个小情绪,他对问题的认知也有一些觉察。
第五点感悟,做一个纯粹的人,放下期待,放下功利之心,我们的生活会更阳光。不管是约练还是生活中,当我放下期待,放下改变之心,放下引导他的念头时,纯粹的做一个倾听者,陪伴者,或者妈妈时,和来访者,孩子的关系更融洽了,更好了,聊得更嗨皮了,听到的故事更多了。这也是让我明白为什么孩子和爷爷奶奶关系好,和姥姥姥爷关系好,他们老人从来不问孩子上学的事情,考试好不好,他们只关心孙子外孙今天高兴不高兴,吃得好不好,他们的爱很纯粹,所以孩子和他们的关系也最好。
第六点感悟,他有他的目标,我的目标是我的,不能把我的目标强加给他。约练中来访者有目标,问问他的目标是什么,是什么让他希望达到这个目标呢,探讨他的目标具体是什么,都有哪些点,一点点去澄清,去具体弄明白,不是以咨询师以为的目标作为来访者的目标。生活中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希望,自己想要的东西,也是问问他,他想要的是什么,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想怎么做可以达到那个想要成为的人。不是把我的目标作为孩子的目标,我想要的不一定是他想要的,我认为好的期待不一定是孩子认为好的期待,总之不能把我的观点强加给孩子,把这个边界搞清楚,孩子的人生需要他自己去走,去经历,我要允许他长成他希望的样子,而不是我希望的样子。
第八点感悟,我是来访者和孩子的陪伴者,倾听者,不是专家,指导员。约练当中我不知道来访者的人生经历,我听到的是他建构的生活知觉,在他的生活中他是自己问题的专家,他有例外,有资源,而我只是一个倾听者,听他讲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伤心和苦恼,陪伴着他,看到他做的好的那个点,探讨我认为例外的点,他是怎么认知的,他是怎么做到的,这也是无为而治的陪伴着。生活中我作为孩子的陪伴者,倾听者,就是陪着他开心,陪着他伤心,陪着他歇一会儿,听听他的苦恼,他的同学关系如何,师生关系怎么样,就是听听,偶尔简单的回应他一下,不错呀,挺好呀!不简单呀!相信孩子是自己问题的专家,相信休息之后他会有力量。
今天的百次约练感悟梳理一下,还真的收获挺多的,这也是自己一路焦点学习以来,磕磕碰碰收获的,也是我的真实感悟,我好像也成长了很多。坚持我的初心,学习着焦点,陪伴孩子度过高中生活,接下来中14的复训,中17的复训,持续我的焦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