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5日,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其中,保密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基层单位是保密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反映保密法规制度落实效果的“神经末梢”,保障“神经末梢”正常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基石。
提升党委谋划能力,让保密工作的“大脑”高效运转。大脑是人体的神经中枢,调配着全身的神经脉络、骨骼肌肉。全会提出要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新修订保密法也明确规定,坚持党对保密工作的领导。这意味着党是保密工作的最高指挥系统,各单位党委是保密工作的“大脑”,负责统筹本单位保密工作的正常运行。各单位党委要将保密工作作为党委理论学习的重要学习内容,建立健全党委定期学习制度机制,消除因信息差导致对保密形式、政策的不理解、不重视、不保障等问题。
确保保密制度规范,让保密工作的“脉络”活动自如。制度是保障工作正常运转的基础和关键,制定一套行而有效的制度如同身体的脉络,确保人体充满活力。保密制度是基层单位保密工作体系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会导致工作无章可循,管理质量大打折扣,要求我们在制定制度过程中,严格遵循保密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逐个对标关联制度,广泛听取本单位各科室的意见建议,吸纳好经验好做法,规避不合理措施。同时,在推行制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采用“柔性+刚性”相结合的推行方式,确保制度的可执行性和理解性。
提升涉密人员能力,让保密工作的“血液”健康纯净。血液是负责为人体输送氧气、营养物质的媒介,是人体正常运作的最小单位,涉密人员的队伍建设,直接关系着保密工作的开展质量。保密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国家要加强保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严格审定保密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品行、胜任涉密岗位的工作能力和保密知识技能等,要加强涉密人员爱国主义教育和保密工作优良传统教育,挖掘其内心深处的奉献热情,引导其理解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补助精神之钙、信仰之钙,让队伍肩负起保密工作“应党而生、伴党而行、为党而兴”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