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觉得非常的幸福,今天有机会和大家探讨幸福的方法这个话题。其实我也一直在寻找幸福的方法,所以觉得非常的开心。而且我发现,在我练习讲解幸福的方法的过程中,我的幸福感也提升了。
每个人都想要幸福,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记得在前几年,看过一个节目,在街上采访路人,问,你幸福吗?你心里的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我也问了几个身边的朋友。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创业CEO:
就因为我问了她这个问题,她说好久没见我了,约我去她那里喝茶。见面后她告诉我,别人看她都觉得应有尽有,但其实压力非常大,经常失眠,好在她一个好朋友是心理咨询师,也在慢慢不断的挑整。我本来也以为,在我眼里很成功的女强人,她的幸福感应该很高,结果却不是这样。
企业高管:
80后淘宝店主:
看了他们的回答,大家可以想想你心里最幸福的事是什么,你幸福吗?
我想每个人的一生不可能全是快乐,就好像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并不是他从来不生病,而是生病后可以很快康复。一个幸福的人不是从来没有不快乐,而是在不快乐的时候能够很快的调节,快速回到幸福的状态。怎样才能获得这种能力呢。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获得幸福的方法。
美国泰勒·本-沙哈尔博士所著的这本书-幸福的方法。他的幸福课是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选修课程。
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幸福是一种能力,一种感知快乐的能力。幸福是快乐与有意义的结合体。
幸福需要兼顾当下利益和未来利益,既有长远而有意义的目标,也享受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一个人幸福水平的因素中,50%与基因相关,10%与环境相关,有40%的部分是个人可控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更加幸福。
关于幸福的四个象限:也就是四个汉堡
享乐主义型、忙碌奔波型、虚无主义型、感悟幸福型。
1、享乐主义型-垃圾汉堡
他们认为,过程最重要,就算没有实现目标,也可以得到幸福。
比如,沉迷于虚拟游戏里的人。每日杯盏交错,歌舞升平,今朝有酒今朝醉。
现在幸福,未来会幸福吗?他们只注重享受短暂的及时行乐,而忽略了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没有能力产生自己的价值,只顾眼前。没有目标,也没有人生规划,每天得过且过。有人可能会说,有些是富二代,也可以一直幸福。但有没有想过,凡事是变化的,如果哪一天没有钱了,还会有真正的朋友吗?有能力体现自己的价值吗?在遇到困难时,会有人帮你吗?或者是一生都在混日子,得过且过,终老的时候回想,这一生给后代,留下了什么印记。
2、忙碌奔波型-素食汉堡
他们认为,痛苦的过程是获得未来幸福的必经之路,只有实现一个有价值的目标后,才可以得到幸福。幸福感来源于目标实现的瞬间,在没有实现的时候都是很苦闷。
他们与第一类人相反,认为只有结果重要。
比如,以考上一所好学校为唯一目标的学生。在没有达成的时候都是学海无涯苦作舟,一个字,苦。换言之,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期望他学习成绩优异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希望他有个好工作,挣很多钱,还是希望他能过的幸福。我想,如果没有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处处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只是成绩好,也很难幸福。
比如,以工作业绩或事业成果为唯一目标,每天加班,总是说,忙完这段时间就好了。忙忙忙,一地鸡毛,看不到诗和远方。
比如,无止境的追求物质。最开始,觉得有套自己的小房子就好了,后来身边的朋友都住200平米的房子了,住别墅了,要是有个游艇飞机就太好了。
当目标没有实现的时候,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但实现目标的时候,幸福感又能维持多久?又要去拼搏下一个目标了。
这一类人,以外界认同作为主要判定幸福的标准,这种幸福感非常有限的。感觉不到自己当下的幸福,现在不幸福,未来也很难会幸福。
3、虚无主义型-最差的汉堡
也叫无助型,他们认为怎么努力都没法幸福。他们既不享受眼前的现在,又对未来不抱有任何期望。固定思维不愿意改变现状的人。
比如爱抱怨的人
比如抑郁症患者
比如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人
这一类人,现在不幸福,将来也不会幸福。因为他们对生命丧失了希望和欲望,做什么事都是麻木不仁,毫无乐趣可言。活在自己强迫性的思维里,觉得命运不公,他们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无法得到幸福,并且非常痛苦。
4、感悟幸福型-理想汉堡
他们不但能够享受当下所做的事情,而且能通过目前的行为,拥有更加满意的未来。
比如:我们的叶老师。叶老师的课程只用了短短二三年时间,把课程从国内做到了国外,有上万人听过他的课,每一个星期,无数人在早晨开会,晨跑,学习,他影响了多少的生命。同时,他经常带自己的家人环球旅行,儿子也培养得非常优秀。国庆的时候,我和易效能一些伙伴和叶老师去菲律宾学潜水,和叶老师以及他儿子有了近距离接触,他真的非常平易近人,儿子也可爱又懂事,而她的太太,虽然没有一起学潜水,但也带着小儿子一起陪伴着。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比如,此刻我们努力着的每个人。我们可能不一定都能达到叶老师程度,但我相信也会有部分人以后会超越叶老师,不管怎样,我们都可以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去无限接近自己的梦想。
人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无限拓展它的宽度。
此刻,我们在一起探讨幸福。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感觉到此刻的幸福。
恭喜能感觉到此刻幸福的人,有非常高的对当下的察觉能力,这就是能感知到现在的幸福,现在幸福,未来也一定是幸福的。
我是这么觉得的,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现在想起以前特别快乐的时光,其实是回头想的时候觉得那时很快乐,但当时感觉也许并没有那么强烈。
也就是说现在的这个瞬间,会是我们未来的某一天回想起来觉得特别幸福的时刻。如果不用等到未来,此刻就能感觉到,我们的幸福感就会很强。
听完了这四个类型,想想我们自己是属于哪一种?
都会有对吗?
我们有时会是“享乐主义型”,只图享乐今天,不愿考虑明天。连续一段时间进入这个状态,就会变得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当我们无助的时候,觉得做什么都不能改变现状,做什么都没有用,容易陷入“虚无主义型”的状态中,会感到绝望,甚至会放弃。
工作或者创业的过程中,我们习惯关注于未来的目标,要把工作做到什么程度,得到认可;马上有个项目要上线,加班加点,忙完一波又一波,没有尽头。很少在意当下的感受,是“忙碌奔波型”。
当我们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里,即我们所学的三圈交集,快乐、有意义和自己有优势的事,我们就是“感悟幸福型”。
我想,我们大部分人更多的是这几个象限里转化,需要不断的去反省和体察,要做的,是让自己更多的时间停留在幸福型里面。
幸福力,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是需要学习的能力。幸福是可以练习的。如何练习呢?
推荐三种练习法:
1、记录生活,写下四个象限的日志。
记录生活,不仅能让我们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而且还能找到哪些事,对我们而言,是快乐而有意义的。
在四个象限里,写下自己的经历,无论是一件事,还是人生中某一段时期的感受,敞开心扉,把正面和负面的经历都写下来。
写下来之后,你会发现,有些事,做了太多,既无意义又不快乐;有些事,尽管当下不享受,但在未来可能会获益。
还有我们写晨间日记,感恩日记,丰盛日记等。
经常勇敢地表达自己,可以是书面,也可以和朋友沟通分享,在这过程中,你会对自己做出更好的规划,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模式。
2、简化生活,专注快乐和有意义的事情。
学会拒绝,学会放弃,对生活进行排序,专注那些带给自己意义和快乐的事情,并倾注自己最大的注意力和努力。
比如,减少无效社交,多和家人在一起;比如,找到自己的优势,致力于某项工作任务;学习也是,在我们践行过程中,求知是好的,但要找准方向,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产生压力和焦虑,最终什么没有学到。
3、探索一个自我和谐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
这个自我和谐的目标,是指探索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内心最感兴趣的、最坚定的事情。专注,聚焦。
这个目标不是结局,而是意义,是为了激发自己的潜能,努力去达成。
就好像自己最近一个90天目标就是锻炼口才表达能力,增加阅读量,朗读和不断练习。在讲解幸福的方法这个过程中,也是一种练习。虽然我以后不一定成为一个讲师或演说家,但我享受这不断努力自我提升的过程。
我们最好的时刻,是在追求某一目标的过程中,把自身实力发挥到淋漓尽致,找到自己,并为之努力奋斗,同时能影响到身边的人。这就是幸福。
不管是谁,都有幸福和不快乐的时候。我们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就是在找寻自己快乐有意义的事,兼顾当下利益和未来利益,既有长远而有意义的目标,也享受实现目标的过程。前面提到,有40%的部分是个人可控的,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更加的幸福。积极心理学里也提到,永远主动积极的人,通过实现一个个小目标,去完成大目标,在过程中也享受着,很难不幸福。
林肯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认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愿我们一起,用心感受幸福,既有大目标,又享受过程;既有大幸福,又有小确幸,做一个幸福的人。
最后推荐两本书,有利于我们从内心去感受幸福。“当下的力量”和“正念的奇迹”。这是两本可以让我们获得正面的力量和感知力的两本书,让我们更加具备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