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生活

要从中国古典文学汲取营养,借力借光,我认为尚有三个方面: 诸子经典的诡辩和雄辩,今天可用。 史家述事的笔力和气量,今天可用(包括《世说新语》)。 诗经、乐府、陶诗的遣词造句,今天可用!
《文学回忆录》第十九讲

生长在农村的人,都对土地有一种眷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文人的乡土情怀,都在这里了。但真正能进入田园生活的很少。所谓的情怀只是一厢情愿,幻想中的美景,生活过体味过,才会有如此朴素的言语。

种子一粒粒种进土里,发芽成长到成熟。春天播种施肥,夏天除草除虫,秋天收割入仓。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经过劳作的辛苦,才有丰收的喜悦。写作也是一样,播下一颗种子,辛勤培育,才能收获成功。

提起种田,给人的印象是,一头老牛慢吞吞的拉着犁,种田人吆喝着,挥着鞭子,与附近的人偶尔喊上几句,悠然自得。在我老家,小时候种田是极辛苦的,拉犁大部分用的是毛驴,走的很快,后面点种子和化肥的要一路紧跟,一般是妇女和半大孩子来做,最累的是履粪的,也就是粪肥(种地之前先拉到山上,按一定距离分成一小堆一小堆的,重量和土差不多。),主要由青壮年男子来做,一般分为两到三个人,每人占据一段,点种子和点化肥的过去后马上跟上,用簸箕挎着,顺着垄均匀的撒上,每个一个粪堆装一次。

过去种地都是几家一起合伙种,农具一起用,地轮这种,大约的一个多月才能种完。现在都改成机械化了,雇上几个人,一两天就种完了。农民的劳动负担减轻了很多,这也与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有关,劳力少了,人民自然会想出更好的办法。

以前的田园诗般的生活,是在辛苦劳作后,看着庄稼成长时的喜悦,是在冬天闲下来后,谈论着丰收时的满足。很庆幸我走过这样的土地,在田间地头留下的足迹,是一生的烙印。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的诗,就像农家朴素的生活,淡淡的,却让人回味不够。陶渊明的诗,就像农家人一样真诚,把生活直接呈现在你面前。

读陶诗,是享受,写得真朴素,真精致。不懂其精致,就难感知其朴素。不懂其朴素,就难感知其精致。他写得那么淡,淡得那么奢侈。

愿我们的生活也过得精致朴素,愿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无论走进文学金字塔,还是在塔外走过,留下一点痕迹,知道自己来过,或正在走来。

齐悦梦想社群更文第一篇
五连悦读日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