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止一次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小胖要上六年级了,我必须以他为重。把我一切的时间都尽可能交给他,陪他读书,陪他玩耍,陪他练字……然而等到瑜伽课开始,或者读书会来到的时候,我又对他说,妈妈想去练瑜伽了,你呆太家里好吗?小胖轻松地说,去吧。我走的时候说一声,记得写作业。小胖说,知道了。我的时间我自有安排。每次回来的时候,他会告诉我,写了多少作业,看了几集电视。
有时候,我在家呆的时间长了,他会把我支开,说,妈妈,你也要有自己的生活。你去逛逛街不很好吗?
我知道,他想把我支开,自己自由地打游戏,看电视,当然他也会写点作业,但只是一点点,那只是为了掩我的耳目。
我当然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离开,这种心照不宣的背后是满足他所需要的自由。
我常想我这样做是不是不负责任。但是,直到我见到了一个特别唠叨,唠叨到儿子想从家里逃离的母亲。那时候,我告诉自己,我确实得离开,我得给他留出空间。
一个二十四小时妈妈,是以所谓的陪伴来关心孩子的妈妈,她的眼睛必然分分钟钟盯着孩子,她看到更多的也是孩子的缺点,面对缺点,更多的是指责,指责会让孩子背负上沉重的压力。
一个二十四小时妈妈,会事无巨细的照顾孩子,这样会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他永远学不会自己洗衣,自己做饭,自己安排时间……
一个二十四小时妈妈,眼睛里只有那么一个或者两个孩子,她的视野一定不开阔,她的格局一定不够大。她在孩子眼里一定是一个只会做家务唠叨的家庭妇女。她的言论一定不会让孩子信服。
一个二十四小时妈妈的爱太多太满,会让孩子窒息。有人说,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是的,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我们需要一点点地退出。
在孩子眼里,一个会玩会笑会生活的妈妈,远比一个只会唠叨的妈妈更有魅力。一个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事业追求的妈妈,对孩子必然会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