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悟作者一家人深深的亲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品味语言, 抓住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揣摩词语含义,体会亲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亲情,感悟人间亲情。
教学重点:品味语文,揣摩词语含义,体会亲情
教学难点: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学方法: 朗读法 、 自主与合作探究法、品析法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让学生谈自己与父母一起散步的感受导入新课学习。
二、指导自学:
(一)字词:
霎时(shà) 嫩芽( nèn) 拆散(chāi) 委屈(wěi)
分歧(qí) 水波粼粼 (lín) 熬(áo)
(二)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
1.本文的人物有哪些?
2.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是如何解决的?
3.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课题:散步)
三、依标自学,交流点拨:
(一)、本文的人物 板书:母亲
我 妻子
儿子
(二)、在散步中发生什么事?如何解决?
分歧: 母亲 走大路
我 妻子 —— 责任重大
儿子 走小路
解决方法:我尊敬母亲走大路,母亲爱护孙子走小路
(三)、学生各抒己见,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1、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
2、中年人的责任感
3、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4、幸福美满的生活
5、家庭互相爱护、体贴、尊重、理解。
教师总结:“母亲老了,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我”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浓浓的亲情。所以我的责任感大。通过同学们的发言,老师归结为感到的是浓浓的亲情,那么作者是如何在字里行间表现这份亲情呢?下面我们来品味语言。
四、精读片段,突破重点难点:
(一)、大声朗读1—3段,思考,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亲情?(齐读,小组讨论)
1、“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儿子”
从中可以看出“我”与“我的母亲”在家庭中的重要位置。“我的”强调一家四口之间的挚爱情谊。
2、母亲不愿出来,为什么我却非要她出来散步?对母亲健康的关心。
“信服”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说明母慈儿从,儿孝母顺。写出母子间十几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的关系,充满骨肉之间的浓浓深情。
3、“太迟、太迟”交织着对母亲身体担忧和焦虑的心情。
“总算”,“熬”对母亲度过严冬后的喜悦之情。
(二)、你觉得文章还有哪些地方流露浓浓的亲情?
4.“生命”祝愿母亲也像春天里万物一样充满生命的活力。
5.“笑”营造一种欢乐、和睦的气氛。
(三)、指名朗读6—7段,学生说一说哪些字、词或句子能表达浓浓的亲情?
如“取决” “习惯” “责任” “摸摸” “背”等。
(四)、师范读,学生讨论:
1、我和妻子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
“蹲”、“慢慢”、“稳稳”
2、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比喻,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我”和妻子的这种对生活的使命感。
(五)、学生齐读课文,再次品味亲情
五、课堂小结,拓展练习:
本文选取散步这件小小的事情,表现人与人之间真挚、浓浓的亲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同样洋溢着亲情。
1、同学们,请你说一说你从身边哪些事情中体会到了亲情?
2、晚上回家为妈妈或爸爸洗一次脚,捶捶背,写300字左右的片段。表现你和父母之间浓浓的亲情。
板书设计:
散步
分歧 ——
母亲 走大路
儿子 走小路
我、妻子 :责任重大、使命感
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