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某笔友在文中写道:我盘算着自己的银行存款,几年内还可以安心写作,不用担心吃饭问题,暂时也不用找工作……这也许是一个以码字为乐的底层作者最幸福的声音。他可以避开纷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起码不用顾虑生存的问题。
可是,很多人并没有那么幸运。在如今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自媒体多样化对传统纸媒的冲击已经使出版行业面临萧条。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作者、大作家、名人作家等毕竟是泱泱写作大军中的出类拔萃者,凤毛麟角。想吃写作这碗饭的人并不少,但大多数人很难熬得过清贫,最终不得不放弃写作,半途而废。
虽然我们看到的版税榜上那些畅销书作家的年收入动辄好几千万元,但是那只是金字塔顶端的极少数人罢了。在图书市场不景气的今天,很多作者的书出版后,还得靠作者名气、营销策略、包装及推广手段等等,否则,费尽辛苦写出来的书很可能就滞销。如果没有足够的生活来源和第二职业做支撑,写作这条路是很难走通的。因为人活着,首先要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其次才是可以考虑兴趣爱好的。再看看那些文坛的名家大咖们,他们大多是在各种光环的笼罩下功成名就的,中文专业的名校教授、知名主持人、企业高管、演员以及各学术领域的精英等等,对于他们而言,写作只是个副业而已。
像我一样,大多数文学爱好者可能只是把写作当成了生活的一味调料,时不时地加上一味来调剂一下,点缀心情。作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我从未想象过有一天,我会拿着署着自己名字的书,那感觉会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大学毕业后,我安分守己地从事着一份普通的技术工作,闲暇的时候,偶尔写点儿小文,发表在公司的内部刊物或者当时流行的网络BBS上,已经感到小有成就和满足了,写作也纯属闲情逸致 ,丰富业余生活的玩玩罢了。
但是,即使在我工作最失意的时候,我也只是想跳槽,换个工作干干而已,从来也不曾妄想拾起自己这一点写作的业余爱好,去跨个界什么的。我明白,想走写作这条路不容易,想吃这碗饭更难。
直到后来我得了重病,生命也开始进入了倒计时,整天面对的都是疾病的痛苦与孤独,亲朋好友从此失散,我的人生正在被无边的黑暗吞噬着。身体功能逐渐丧失,没有了语言的我更像是一个皮囊,余生大概只能是吃喝等死。然而,我却再次拿起了笔,此时对于我来说,它就是我对抗死神的武器,文字也成了治愈疾病的良药。没想到,我居然也出版了自己的书,从此,我生命的天空也不再如此黑暗,仿佛有一些光,正在慢慢地照亮我的世界。
写作虽然没有带给我什么经济效益,但是成了我生命中重要的支撑,如果失去了这个支撑,我便不愿苟活于世。疾病一度花费了不少钱,好在我生病之前的经济状况良好,房子和汽车也没有贷款,写作不会有太多的期望与负担,相反,因为出书以及印刷、参与公益赠书等事情,倒是又搭出去不少钱。写作很枯燥,但对于写作的人而言,沉浸在其中,可以忘记一切痛苦与烦恼,甚至是身体的不适,他们是简单而快乐的。
许多自媒体人宣称,依靠写作可以月入破万,但前提是要写出爆文,追热点、上头条、找水军、靠推手……在写作的泱泱大军中,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陪跑,就像当今中国各大城市流行的跑马一样,最后登上领奖台的只有寥寥数人,那些浩浩荡荡的陪跑者们,更多收获的是快乐。假如没有了那些陪跑者,竞技就没有了气势与热闹,写作的队伍也是如此。
如今,我的生活除了写作,别无选择。也许上帝对我还不算太残忍吧,毕竟在钱没花完的时候还能写作,像文章开头的那位朋友一样,我们不求写作能糊口度日,只愿默默坚持自己的这一份踏实和快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