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复制链接
更多分享
×
向专题投稿,让文章被更多人发现
散文694.3K篇文章,1497.8K人关注投稿
随笔散文128.8K篇文章,9.7K人关注投稿
散文和诗39.4K篇文章,3.7K人关注投稿
散文随笔专题投稿24.5K篇文章,1.8K人关注投稿
散文 • 书评 • 小说 • 诗10.6K篇文章,1.6K人关注投稿
散文诗5.9K篇文章,0.6K人关注投稿
散文家5.1K篇文章,0.6K人关注投稿
散文4.5K篇文章,0.5K人关注投稿
散文·散诗·散人3.3K篇文章,0.5K人关注
以上复制来自简书发布栏
我写了许多文字,也被简书锁了许多。尤其一些有着连续性的文字,常被拦腰斩断。我也血性,绝不迎合,你锁,我便不写。如此,浪费诸多时间与心血,好在,我在这里无所求,只是为了积累构思和素材,只要有所记录便罢,日后便可随时采用,也算不亏本吧。
且不管我的文字如何,至少,我很怀疑简书审查的水平和能力。譬如我写了一些上世纪历史题材的文字,每每被锁。我仿佛看到一张紧张而恐惧的面孔面对我的文字,那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氛围,似乎比我说叙事的年代还要忐忑。
这让我不解。许多平台,许多公开发表的文字,都已经坦然面对某一段历史。我们无需回避,历史就是历史,就是我们曾经度过的时间,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像一颗钉子深深嵌入时间的墙壁,你即使拔它出来,也要留下一个深深的钉孔,所以,历史只是后人面对的,而非掩饰的。
简书对历史文字谈虎色,变如临大敌,只能说明简书的浅薄、无知和某种政治孱弱,这也注定简书的定位是庸俗的、低级、粗糙的。因为,历史才是巨人,绕过历史,就等于绕开一座伟岸山峰,那个行走的人,必定是懦夫。
话说回来,我写《我之饮酒史》,肯定涉及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叶的历史。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部现代史,我们在历史的背景中生存、生活,脱离历史,我们就是搁浅的鱼,只有张着嘴巴望着天空等待死亡。
我要说的是,《我之饮酒史·006》,从发表之时(6月21日11时)起即被审查,直至现在(22日18时)都在审查之中,导致我无法正常投稿,正常续写文章。这种无期限的审查,已经严重干扰了我的文字生活和计划。
要知道,简书会员是缴费的,所以我提醒简书管理人员:无限期审查作者文字,不能及时给予回复和解释,必要时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保留这种申诉的权利。
我们是性情中人,我们并不留恋抑或需要这个平台,只是珍惜一些文字上结下的友情,我们留恋的是一种氛围。
我们可以做到拂袖而去,但我们并不绝情。倘若简书依旧我行我素,不尊重作者,不规范相应审查以及锁文程序,那么,简书能否走得更远,肯定是个问题。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显露,而且人声鼎沸,是不是该着手做点事情呢?
且不要有店大欺客的思维,那是一个企业失败的根源,一个人没什么,但一种愤怒抑或厌倦却是可怕的。
酒后愠怒,写了这些,不知妥否,权当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