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父母个老师对一个人太过限制,就会激起反抗。孩子有时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成长。给孩子适度的自由,孩子才能学会自控。在一定条件下,把自由留给孩子,父母获得一份轻松,孩子也能学会自控。
如果在家庭中,父母发号施令的说话方式不仅无法令孩子信服,还很容易激发孩子的叛逆情绪。
那么,父母和老师能多点什么呢?
首先,在生活中,父母和老师如果要求孩子做某事或者快点行动时,可以试着改变命令式的口吻,而改用商量的口气。
其次,父母在避免发号施令的同时还可以采取一些灵活的说话方式来增强教育和说话效果。
同样,我们也可以放下权威至上的观念,平等地对待孩子。养成和孩子商量的习惯。用孩子的眼光看待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把自由留给孩子,是说对孩子的感受宽容,对行为却要严格。孩子是无法禁止自己的感受的,要知道试图强迫孩子无法让人接受行为,结果一定是令人失望。
针对孩子的不当行为,要理解孩子做出这种行为的心理原因,也就是首先搞清楚孩子是怎么想的。针对孩子的心理,好好引导,在此基础上严格要求孩子的行为。
父母在看待孩子的感受和行为时要区别对待,孩子还只是孩子,如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没有让孩子从心理上接受父母教育,那可以说是白费力气。
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家长应该多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