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是从1975年开始创作的,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种文学新思潮风起云涌,现代派、意识流等文学观念风靡一时,文学创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变求新令人目不暇接。
与此相反,传统现实主义创作却受到“冷落” 。甚至有批评家认为,路遥的另一部小说《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遥仍然坚持创作完成了这部小说。
路遥三年准备、三年创作,为了扩充视野、掌握资料,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包括近百部长篇小说,前后近十年的报纸以及其他相关书籍,过着“早晨从中午开始”的生活,同时,他还奔波于社会各阶层体验生活。
今天的社会,已不像路遥描写的那样闭塞,城市里随处可见“孙少平”。今天的年轻人也更强调自己的个性,更有自己的主见,光有“励志”作用的文艺作品,不可能获得他们的青睐。
那么,为何路遥的这部作品还会受到如此多人的青睐呢?
路遥站在矛盾文学奖的领奖台上时说,“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没错,这个世界之所以“平凡”,因为它属于每一位普通劳动者。个人的尊严、个人的价值,才是路遥作品中的真正主角。
我们被《平凡的世界》里的人物故事所感动,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走和他们一样的道路,而是我们关心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个体在社会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所以当我们在谈论到路遥时更像是这谈论这我们自己。
真实如你我的生活,平凡犹如你我的人生。在这部作品中路遥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
关于生活
生命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关于生命
生命总是不能预测和感知的,可能会充满了遗憾,无奈和惋惜,但是只要曾经我们一起努力过,快乐过,那么生命的意义就是存在的。
虽然在《平凡的世界》中最后田晓霞离开了孙少平,但是至少他们曾经快乐过,有很多美好而纯真的时光,这这会给他留下生命的价值。
关于青年
无论受怎样的挫折和打击,都要咬着牙关挺住,因为你们完全有机会重建生活;只要不灰心丧气,每一次挫折就只不过是通往新境界的一块普通绊脚石,而绝不会置人于死命。
《平凡的世界》中虽然孙少安的砖厂几经失败,但是他又何尝放弃呢?他还是咬紧牙关让困难成为了成功的垫脚石。
孙少平在外过着拮据的生活,哥哥本想让他回家帮忙不再外漂泊,但是年少的他又怎会甘心放弃呢?还是一个人坚持在外。
在这片亘古而苍凉的黄土地上,有无数个像孙少平、孙少安这样的小人物,他们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在逆境中历练心智、在自卑中寻找坚强。
面对苦难,他们从容淡定无愧于心,不卑不亢,脚踏实地,自强不息,敢于直面命运的挑战,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砥砺奋进,让平凡的生命在不平凡中闪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是的,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应当以感恩之心回报这个大好时代,以奋斗之势微笑面对生活。让生命在平凡中磨砺,让意志在奋斗中坚定,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相信,平凡的人生定会奏响不平凡的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