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开启了微信读书365天的挑战,每天必须打卡,365天要读300个小时,这对于刚刚挑战完30天的我来说,我觉得这不是问题,我把每一天听书的时间固定在了早上一起床的时候,把pad打开听书或者看书。希望自己能够一直保持保持这样良好的微习惯。
今天上班的路上一边开车,我也会打开微信读书听听书,今天出门有点晚,着急随意点了一本书,但听着听着,我觉得这本书真的太好了,于是我它的书名记了下来《人生路上的自我修炼》。
我把其中今天读到有感受的部分摘录下来,与大家共勉:
你人生中最大的财富就是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和你能做什么样的事。如果和你可能取得的巨大成就相比,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也许只是微不足道。每个人都给自己设定了一个限制。实际上,在每一个人体内都隐藏着比我们已经开发出的更为强大的力量。
俗话说,相信相信的力量,我相信这段话中的可行性确实在每一天甚至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做事情都会给自己设限,觉得自己不可能做不到,我相信每个人体内都蕴藏着,比自己已经开发出来更为强大的力量,只是怎么去实现它呢?我想这也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体验人生最大的目的吧。
“了解你自己!”这句话被刻在古阿波罗神庙的入口处,可以说是希腊智者最具智慧的思想。学会如何了解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便是人类首要的任务。
“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便是人类首要的任务。”看到这句话我特别的欣喜,就说今天的体验吧,下班之后回到家,我感觉头特别的晕,似乎有点着凉的感觉,也可能是今天工作任务还有很多,这种压迫感,让头脑升压有一些晕的感受,当我关注自己当下的状态,感受着头晕的状态,意识到头晕不舒服让我产生“做不到不想做”的念头。但同时另一个我,选择做能做的事。没事,我拿出冰箱里的菜,为自己煮了一个简单的冬瓜紫菜,然后打开视频把早操各练习了两遍,接着就到了8:00,今天晚上是悠然世界的上课时间参加还是不参加呢?头晕的状态告诉我,“不要参加了,照顾身体比较重要。”但另一个我说:“听一听吧,想说就说不想说就不说。”于是我听从后面这个我的声音,打开了腾讯会议,我一边听一边脑袋在想着工作上的事情,时而走神一下,去折腾一下文稿,意识到这样的不专注,让两件事都做不好,于是我还是决定先放下工作上的事情,投入专注到会议中去倾听学习。
今天在看奥托博士分享关于对话的四个层次,下载,事实,同理式,生成式。在看视频,因为是中文字幕的过程当中会有一些走神的部分没有那么专注,但有两句话我听进去了,第一句话是让自己成为系统的一个部分,第二句话是从“外套是我到这是我的外套”这一个转变。在小组分享过程当中,我分享的是让自己成为系统的一部分,就好像在一个演奏厅舞台上的各种乐器,彼此都是这个演奏厅当中的一个部分,每一种乐器有自己独特的声音,样貌他们在此发声的时候有自己的规律和需求。正是因为他们特性的不同,彼此站的位置、发声长短的不同,发挥出自己的个性特点,才构成了一首首让人舒服悦耳的音乐会。把它放到我们人的厂里也是一样,在一个团队当中,每个人的长相个性性质都有所不同,但无论是领导者还是能力最弱的其中一员,他们都在这个成语里,为此做贡献,缺一不可。当我们保持这样坚定的信念去看待常遇中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接纳允许他们的发生并通过碰撞而摆放在合适的位置做合适的工作,那么所策划和组织的项目就像音乐厅的交响乐一样必定是真实悦耳打动人的。
后续听伙伴们在大群里分享关于聆听的1.0 2.0 3.0和4.0的层次当中去感知那个心量的扩展,每个人都有对这件事情不同的看法,正是因为按捺住内心的不同感受,特别想发声的念头,在往下听的时候,我收获到的是对于不同层次聆听的一个理解,感知每一个人在表达时的感受,发生与我的感受发生碰撞所产生的观点,以及我们内在的渴望通过言语的碰撞而产生新的表达的显化。
感受到觉知自己的状态,允许接纳,就在当下去体验,专注投入的去做当下选择做的这件事情,敞开自己,不设限,这件事真的越做越好了。所以做自己吧,因为别人有人做了,无需模仿,关注内在需求,感知它的能量,让创新不断显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