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师傅话不多,除了不咸不淡地和探方里的民工聊上几句之外,常常是默默干活的状态。
说来他也真的很忙,因为那是一片成规模的战国墓地,被围墙圈起来的一片黄土地上“密密麻麻”地都是深深的坑——先竖着挖墓坑下去,然后在坑里埋葬死人或者在坑一侧的壁上再掏一个洞埋葬——竖穴土坑墓。隐约记得一个出土了青铜小物件的墓葬,所在的墓坑距离地面应该有两三米的距离。一人多高的时候,还可以在一侧把土挖成楼梯用以上下,但是那个墓坑是挖了楼梯之后还要用梯子上下的。
常常看到他背着相机、水平尺、大卷尺走来走去,拍照、绘图,而我们则是他身边打下手的。帮他测测水平、布布线什么的,他也很少和我们说话。倒是民工们不知道我虽然从江苏来却是陕西人,热热闹闹地得瑟着:南方那边挖到什么明代、元代的文物都要一点一点详细的挖,在我们这,唐代以前的东西都是直接拿挖土机全铲了的.......
震惊,我竟不知道我们大陕西人民的文化素养这么高,随便一个民工都知道这么多内幕。我猜大半是道听途说再加上一点微妙的虚荣心吧,哈哈。
不过这位卢师傅其实有个非常固执的“坚持”,就是发现了人骨绝对不动第一铲子。每次发现有出土尸骨的迹象之后,这个卢师傅不管别人怎么看,一定要等到先有人动了铲子,他才会跟进。所有人都知道,那是他作为一个来自黄土地的农民坚守的“忌讳”,所以也非常体谅。我之所以一去就知道就是因为但凡有新人加入,大家一定会口口相传:挖到骨头的时候如果卢师傅在,不要等他动手,因为他是绝对不会做第一个挖骨头的人的。
然后就发生了意料之外。
某天我负责的一个小墓挖着挖着就到了要清理尸骨的阶段,但是因为清理之前按规定还有一次拍照,我和一个师兄就站在地面上边聊天边等卢师傅拍照。一般的流程是,卢师傅拍照完毕之后就会停下来喊我们和民工下去动手,结果那天我和师兄却眼睁睁地看着他拍完照放下相机,看了我们一眼,就拿出自己的铲子挖了下去。
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个瞬间,我和师兄两个人互看了一眼,惊讶地同时倒吸一口气,立刻跳下去赶紧动手。师兄事后说,卢师傅是怕我这个“外地小姑娘”被本地“鬼”欺负了,所以破了他在工地上的惯例。
理由是个哭笑不得的理由,但是这种质朴地土味关心的确令我很感动。
同样的土味感动还发生在另一个“老刘师傅”的身上,那是在盱眙大云山汉墓时候遇到的技工师傅。一个六十岁左右,比我瘦比我矮的慈眉善目陕西小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