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事
生活中往往是这样,老公把臭袜子、内衣脱下来丢在洗手间,你一急就给洗了,这个事儿就成了你的事儿。孩子早晨不愿意起床,你一着急天天催啊叫啊,这个事儿也成了你的事儿,如果他哪天迟到还会埋怨你,谁让你没早点叫我,甚至还会跟你大吵大闹。孩子做作业有点儿拖拉,你一急。就会唠叨还不赶紧写作业,快点去写作业。写作业又成了你的事儿,你不催他反而不写了,并且孩子还觉得学习是为你学的。你可能觉得委屈,但事实就是这样,你急事儿就成了你的事儿。所以家长能够稳住自己,知道自己的边界,各归各位,各负其责,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责任,并主动完成自己的事。
补充孩子的心理能量
家长往往关注孩子的吃、穿、用以及是否学习等外在行为,而忽视他们的内在的心理需求。其实当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能量很低的时候,它的外在就会出现好多的问题,比如拖延、厌学、沉迷手机、情绪低落,甚至抑郁等。所以当孩子出现状况的时候,是需要补充他心理能量的时候,但我们家长往往做反了,当看到他有拖延、情绪低落、沉迷手机的时候,我们往往采用的是批评训斥,甚至打骂,不但没有给孩子补充心理能量,反而让他的心理能量更加耗竭,让亲子关系更加恶劣。其实这些行为是来提醒我们家长:我现在很无力,我现在很难受,我现在很迷茫,我需要你的帮助。其实这个时候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稳住自己,提升自己的心理能量,修复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无论他怎么样,父母都是爱他的,让这种爱在你们之间流动起来。就像一个缺了营养的小树,必须灌溉施肥,它才能够恢复茁壮,而一味的剪枝可能会导致小树更加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