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全世界的人都会哼唱《we will Rock you》和《we are the champions》这两首歌。
它们是各种赛事场合的必放曲目,被无数歌手翻唱过。
对于不了解这些歌曲背后故事的年轻听众而言,它们仅仅是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旋律。
唯有走近那个摇滚史上最璀璨夺目的时代瞧一瞧,才能发现:音乐再未如此震撼和鼓舞人心。
今天要向大家推荐的,就是讲述这两首歌曲的创作者、摇滚乐殿堂绝无仅有的天才——皇后乐队(Queen)主唱弗莱迪·默丘里(Freddie Mercury)——的音乐传记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
从几年前皇后乐队吉他手布莱恩·梅(Brian May)和鼓手罗杰·泰勒(Roger Taylor)筹划拍摄这部电影,到最终成片并于近期斩获第76届金球奖电影最佳剧情片、主演拉米·马雷克(rami malek)收获个人演绎生涯第一个金球奖最佳电影男主角奖。
《波西米亚狂想曲》犹如一匹黑马,以一部音乐传记电影的姿态,在票房上击败了大热的漫威超级英雄电影《毒液》,又在颁奖礼上击败了《黑豹》、《一个明星的诞生》等热门候选,成为冲奥大热。
简直和其主角弗莱迪·默丘里一样能打了。
电影名取自皇后乐队的杰出代表作《波西米亚狂想曲》,这是弗莱迪在乐队经过初期磨合后的又一次大胆尝试,最初收录在1975年的专辑《A Night at the Opera》里,但是没有立即引起关注。
原因是从来没有一首歌如此“疯狂”地想要将摇滚和歌剧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曲风融为一体。更不用说其中反复吟唱的令人困惑的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等。
光是长达6分钟的时长,在当时的流行音乐市场上就是空前的,主流电台很难配合播放打歌,也难怪时任 EMI 唱片公司的老板会否认弗莱迪的这一创作。
但是弗莱迪和乐队成员们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有信心,影片中,他们毫不惋惜地离开了 boss 的办公室,并调皮地用石子击碎玻璃窗。
弗莱迪离开办公室前对固步自封的 boss 说:“你将永远为错过皇后乐队而闻名!”(这是影片虚构的)
后来《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证实了乐队的自信不是盲目骄傲,在其作为单曲再次发布的1976年,便荣登当年英国唱片销量榜榜首,并持续保证着海内外的高销量。
至今,《波西米亚狂想曲》仍然位列英国史上最畅销单曲榜第三位。
所以讲述弗莱迪的传记电影用这首歌做其片名,再恰当不过了。
《波西米亚狂想曲》曲风华丽多元、精巧复杂,将摇滚的粗旷和歌剧的细腻结合得天衣无缝。
搭配由弗莱迪填写的歌词,如诉如泣,正像他雌雄同体、阳刚与阴柔并重的特点和令人扼腕的人生走向一样。
影片中,青年弗莱迪成长于一个中产阶级移民家庭,理应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喜欢音乐和时装的弗莱迪每晚跻身喧闹的酒吧,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甚至不惜和对这个长子寄予厚望的父母撕破脸。
终于,他遇到了正处于群龙无首状态的布莱恩·梅和罗杰·泰勒,还有后来加入的贝斯手约翰·迪肯(John Deacon)。
四人一拍即合,当被问及新乐队的名称,弗莱迪脱口而出:皇后!
“皇后”是一只难以被定义的乐队,因为他们一直在自我挑战和突破。
无论是和出资方据理力争,还是乐队成员间争论得脸红脖子粗时,做不一样的音乐是皇后乐队不曾动摇的信念。
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聚焦1970年代初至1985年 live aid 演唱会期间,弗莱迪经历了组建乐队崭露头角到引领乐队大放异彩、功成名就;从青涩腼腆的众人小甜心到自负膨胀、恣意放纵的王者姿态;从高处不胜寒坠入谷底又痛定思痛,最终回归亲情、友情和真爱。
有影评人抨击用这样的好莱坞式套路去讲鬼才弗莱迪·默丘里的故事简直是对他的亵渎。乍一看,这种相识于微——走红——众叛亲离——反省改过的模式的确很好莱坞主旋律。
但是对于熟悉和喜爱弗莱迪·默丘里及皇后乐队的歌迷而言,勇于挑战,勇于面对和承认自己的过失,这就是 Queen 的精神——一种积极向上的、纯粹的热爱与不矫揉造作、不虚与委蛇的率性洒脱。
这也是为什么,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收到了来自普通观众而非专业影评人士一边倒的好评。
目前这部电影暂时没有引进国内院线的消息,有机会在海外影院观看了该片的观众们几乎如出一辙地表示自己在观影时“不自觉地泪流满面”。
无论是不是皇后乐队的歌迷,无论年纪长幼,无论肤色外貌,几乎全场的观众在影片播放结束后都舍不得离场,他们全都沉浸于片尾曲中——弗莱迪·默丘里生前创作的最后一首作品——《don't stop me now》。
而作为一部音乐电影,弗莱迪·默丘里创作并演唱的一系列优秀作品贯穿整部影片并堪称完美地串起了故事脉络。
无论对这些歌曲是否熟悉,观众都能很直观地感受到它们的魅力和冲击力。尤其是影片最后一幕,即全片的高潮片段——以顶级拍摄技术和演员超精湛的模仿表演,深度还原的1985年 live aid 演唱会 Queen 的演出片段。
这里必须先介绍一下 live aid 。这是一场于1985年7月13日在英国伦敦和美国费城同时举行的旨在为埃塞俄比亚大饥荒募捐的跨地区演唱会。
参与演出的明星阵容有鲍勃·迪伦、保罗·麦卡特尼、布鲁斯·斯普林斯廷、蒂娜·特纳、艾尔顿·约翰、皇后乐队、U2、麦当娜·西科尼……所有你能想象到的当时最顶尖的歌手, live aid 被称作人类历史上最伟大也是最重要的表演。
而电影中复原的这段视频被截取出来和当时的影像资料做比较,被赞誉为 ctrl+v 级的还原度。
该片段通过航拍视角弥补了当年录像机位不足且视角呆板的缺陷,一个长镜头直接从温布利球场7万人振臂打 call 的远景拉到钢琴上屏息以待的弗莱迪,手指在钢琴上敲响《波西米亚狂想曲》前奏。
五首歌的时间,弗莱迪和乐队成员们为观众们奉献了一场超高水准的演出。
这里的“观众”不仅仅是昔日7万名现场观众或电视和收音机前的观众,还有时隔34年后已经无缘弗莱迪现场演出的观众。
影片中的弗莱迪于1985年被确诊罹患艾滋病,现实中弗莱迪是1987年才确诊的,这样的虚构大概是不想把弗莱迪生命尾声的那种衰弱和颓败展现给观众,只想把画面定格于 live aid 精妙绝伦的演出,让大家记住他横跨4个八度的辽阔音域,和生而属于舞台的风姿绰约。
所有观众在欣赏这部影片时,一起经历的毛孔颤栗、心跳加速、血液沸腾和热泪盈眶,都是对弗莱迪·默丘里最诚挚、最完美的纪念,相信也是他的乐队成员们(他们称彼此为“一家人”)制作本片的最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