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三环路边一条小巷子,是上下班的必经之路。
不过十几米长,就有俩公共厕所,好几个巨型垃圾堆,黑乎乎油腻腻,烂沙发破床板也直愣愣堆着,每次都要捂着鼻子憋着气疾步走过。路面坑坑洼洼,修水管或是做什么,一个月能掀起来几次又糊上,大轧马路机把路全堵死了。一下雨,哪儿哪儿都不好走,一不下心溅一裤脚泥。
理发店,缝衣铺,水果店,小卖部,一家家都是穿墙打洞从屋子后边开的门。最多的还是苍蝇饭馆,卖猪肘子油泼面杂碎汤快餐饺子烤肉菜串,把摊位都支到了路边。尤其是一家麻辣烫摊,常年不衰,半夜十二点还有人慢悠悠地涮着,一锅颜色暧昧的老汤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互不认识的男男女女们挤在板凳上,从容地从那锅老汤里夹起蘑菇串豆腐干鸡脖子牛肉卷,同时还有无数人留下的口水,有滋有味地嚼着。左侧半步之遥就是公厕,公厕对面就是垃圾堆,公厕、垃圾堆、麻辣烫摊组成小小的等边三角形,热气腾腾缭绕中,味道也奇妙地混杂在一起,相当醇厚。
小巷子里边就是棚户区。几乎全是外来人口,黑压压挤在低矮破旧的小平房里。据说本来要chai迁了,chai迁费用也已经拿了,可偏偏有一帮黑涩会来收地,住户们又收了黑涩会的一点钱,麻溜儿搬走了,这一片就几乎全租给了外来户。黑涩会惹不起,于是chai迁就永久搁置了。
真难想象这里是北京,是三环以内啊。
小巷子拐进去还是小巷子,一片神奇天地。那里白天平平无常,一到傍晚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推着货摆出来了,这个卖烤鱼,那个卖豆腐,米面粮油水果蔬菜应有尽有,木板搭个台子,或者干脆就在小三轮上卖,密密麻麻,一个摊挨着一个,都不知道卖给了谁。
有时候觉得生活气息真浓厚啊,有时候又觉得生活不易。
吆喝声此起彼伏,低低的招呼也不断,“来买根肠吧,自家做的”,“大虾大虾,新鲜的大虾!”真是又破落,又活色生香,让人又嫌弃,又忍不住抬脚走过去,又担心不卫生不敢吃,又吞咽口水,最后挑几样便宜又美丽的恋恋不舍拎回去。
在这里,两块钱一把菜,两块五一块嫩豆腐,五块钱一大袋红枣馒头,六七块钱一条活蹦乱跳的鲫鱼,还管给你开剖好,橘子梨大枣西瓜应季水果轮番上,两个人三四个菜,十几块钱就可以搞定一餐饭了,比下馆子实惠太多。老板们都还特热情:八块二了,零头给您抹去,您给八块!
这样走了快两年,已经熟悉了走到哪一段要屏住呼吸,走到哪一段可以闻到劣质洗发水味呼吸几口,卖菜的大姐下班会打招呼,卖肉的大叔也面熟了,突然有一天,推土机卷土重来,几乎一夜之间,所有的店都被封上了,穿qiang打dong治理终于治理到了这里。
那也无法阻遏蓬勃的生活,蓬勃的人儿。一到傍晚,各种菜摊饭摊照出不误,原来有店铺门面的也把米面粮油拎出来摆到路上,路面比原来更挤了。生活毕竟得继续下去。
卖肉的大叔以前在店里卖要卖到晚上九点多,现在八点不到就要收摊了,想买趁早,据说现在主要在附近早市上卖,晚上出来打打游击。 真不容易啊,这些用力生活着的人。
话说有一家小商店,我们平时烧着菜没盐了,就会跑去买它一袋。老板娘是房主,本地人。有一天路过,听老板娘跟邻居抱怨说他们的店面也马上要被封起来了,满店的东西都没法卖了。
邻居大爷说:你这chai迁都上亿资产的人了,还开店干嘛?
老板娘解释:没有没有,哪儿有上亿,也就几千万而已,还是得想办法找钱吃饭……
几千万而已……你看,我们觉得人家开个小商店每天卖袋盐卖瓶醋生活多么艰苦,殊不知,人家每天坐在店里看看电视上上网,轻轻松松自自在在,看着我们这样朝九晚五奔命才勉强养家糊口,没准儿心里冒一句“你们真可怜”报以同情呢。而且,有几千万的人还在那么努力地开店,我们银行卡余额只有几千的人,还凭什么不努力呢……
所以呀,这世上谁也不必同情谁,各有各的生活方式,虾有虾路,蟹有蟹途,各自安好,互不打扰,挺好。
快要搬离这里了,这个买菜方便买米方便买肉方便买鱼方便的地方,夕阳照进整条巷子,给瓜果蔬菜老大爷老板娘都涂上一层温暖的光的样子,我会怀念的。